儒藏(精华编).二三二 - 儒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儒藏(精华编).二三二
儒藏
|
ISBN: | 978-7-301-11950-1 |
条码: | 9787301119501 |
作者: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1,200.00
折扣价:¥1,140.00
折扣:0.95
节省了60元
|
字数: |
523千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776页
|
发行编号: | 730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0-08-10 |
|
内容简介: |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 朱熹著作,《儒藏》(精华编)经、史、子部均有收录。此为朱熹文集,合朱子经史子集之学于一帙。文集内容包罗万象,无微不烛,涉及问道、治学、修养、为政、时事、教育、文学、史学,甚至还有农学、天文历法等,可补其专著之未明未及处。 本册为《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至一百,《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十卷、《续集》十一卷。内容涉及朱熹为他人所写行状、墓志,与友人往还书信,任官福建期间所写公移,以及与后学论道治学之文。从中可见朱熹与时人交游情况,如其极其推崇张浚、張栻父子,于其为张浚所作行状中可见一斑;又可见朱熹涉猎极广,除对经学、史学用功之外,朱熹还常常在书信中与友人谈论天文、音律等问题;且从公移与劝民告示中也可看出朱熹并非不知稼穑之人,反而于事功颇有心得,文集中可看出朱熹对如何播种、肥田、赈灾颇有方法。如果说读朱熹的经史子著作,可以见其学之深广,那么读朱熹的文集,就能更好的了解其为人。
|
作者简介: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是2004年6月成立的实体性研究单位,是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父项目《儒藏》工程专门成立组织的编纂与研究机构。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
章节目录: |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〇——卷一〇〇、续集、别集)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