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传统文化(第2版)(双色)(国)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中国传统文化(第2版)(双色)(国)
ISBN:978-7-5681-6472-6 条码:9787568164726
作者: 卓雅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2-19 开本:16开
定价: ¥38.80  折扣价:¥36.86
折扣:0.95 节省了1.94元
字数: 345千字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118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52
出版日期: 2019-11-24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融合各家精髓,内容上尽量做到全面与简明,按照学术界认同的文化类型三分法,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编为全书整体框架,使学生对文化系统的结构一目了然。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修订,教育部发文要求: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作者简介:
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卓雅

章节目录:
 
精彩片段:
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词语.说它年轻是因为,现代意义的文化概念到了 18 世纪欧洲启蒙时代才真正产生出来.说它古老是因为这是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语.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由其本义引申出文字符号、文物典籍、彩画装饰、人的修养之意,最后引申出美、善、德行之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庄子?逍遥游?: “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化”由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最后引申为教化人民使之向善的意思.“文化”二字并用为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 ?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 “文化”是指以文治为法,以礼乐典章制度为依据而教化臣民. “文化”作为 “文治教化”的缩写,在西汉以后已作为专用名词和常用名词使用,与当今 “文化”的意义接近,这也是当今学界所掌握的 “文化”一词的最早出处.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 “文化”呢? 1871 年,文化学的奠基人、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为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此定义着眼于文化的整体性和精神性,把人类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一切精神性创造物的整体界定为文化,把文化归纳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 “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不同的学科或流派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 “文化”. 1952 年,美国的两位学者搜集到当时西方 160 多个有关文化的定义.而现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 “文化”的定义已不下 200 种.虽然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是人类自身,客体是社会和自然,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简言之,即马克思所说的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 “自然的人化”.例如,当一枚石块经过人类的打击、琢磨之后,便由于人类价值观念的注入,改变了其本来的形态与属性,不再是天然石块而成为人工制造的石器,由此进入了文化范畴.在这里,我们可以试着为文化下一个较为清晰明了的定义: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要注意的是,文化不等于文明.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则是这种成果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文化”是宽泛的中性词,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 “文明”是相对的褒义词,只有文化发展到了一定高度,才能称为 “文明”.比如,代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而只有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才有资格称为 “文明古国”.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