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科技创新启示录:创新与发明大师轶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科技创新启示录:创新与发明大师轶事
ISBN:9787302568353 条码:
作者: 金涌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78.00  折扣价:¥74.10
折扣:0.95 节省了3.9元
字数: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1-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创新的普及读物。在本书中,作者把自己对创新的理解和领悟,用“接地气”的方式向公众做了通俗的解释;其中穿插了创新与发明大师的上百个故事,将本该抽象、晦涩而又复杂的内容,转化为一个个形象而又生动的画面,从中传递出创新的激情和凝练的启示。在当前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变革时代,在我们国家正在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转折时期,作者期待这本书能对激流勇进的青少年读者、对踯躅于发明创造门槛的各行业的探索者,以及渴望开创变革新局面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们,都能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金涌,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9年毕业于苏联乌拉尔工业大学,1959—1973年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教,1973—2019年在清华大学任教至休;专业方向为化学反应工程、生态工业工程,近年来热心科学普及工作。现任中国化工学会、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顾问;曾任、五、六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并化工组召集人,三~六届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各1项,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讲座教授奖;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以及“典赞?2016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等荣誉。

章节目录:
1 引言 2

2 理念 8

2.1 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驱动力 10

2.2 创新发展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技术进步是否会造成社会危机 15

社会价值趋向对创新的影响 17

关注近代科学观的变革 19

2.3 原始创新根植于基础科学研究 21

基础科学研究对推动创新的重要作用 21

原始创新与颠覆性技术 25

学术交流与争论是科学创新的沃土 28

2.4 创造能力研究的P4要素 40

创造者(Person)的人格特质 40

创造历程(Process) 41

创造产品(Product)的分析 43

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对创新的推动(Press) 44

2.5 人才培育是创新的百年大计 47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47

创新创业需要能工巧匠和工匠精神 50

拒平庸、宽容失败 56

在继承、竞争、合作中成长 57

3 知识 64

3.1 知识的获取路径 68

再问“钱学森之问” 68

继承前人知识的创新成果与大学使命 72

科普教育与伪科学 78

教育新理念与新模式 81

信息时代的知识累积特征 90

3.2 创新人才的立体知识的4个维度 92

科学与工程的关系 94

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96

工程与人文的关系 101

3.3 世界著名创新机构“知识背景”的个象限 113

卡文迪什实验室 114

巴斯德生物工程研究所 120

爱迪生实验研究所 123

贩卖想象力的奇才——迪士尼 125

4 能力 128

4.1 想象力 132

2500年前地球周长的测定 132

想象中的特异材料制备 134

抽象思维提升想象力 135

水平思维与垂直思维 139

4.2 联想力 140

仿生联想 141

功能延伸联想 144

4.3 观察力 149

对小概率现象的观察——捕捉13亿光年远的信息 149

对平淡无奇事物的观察——绿色汽车燃料的合成 151

对偶然出现事物的观察——发明需抓住蓦然之间的细节 152

4.4 思辨力 168

辩证思维——美国高中作文考题 168

思维守旧的代价——居里实验室的“教训” 170

学科交思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173

4.5 行动力 196

发现问题——从教堂吊灯引出的颠覆性成果 196

整体寻优——钱学森倡导的系统工程理论 199

4.6 内驱力 214

5.1 创新人才养成的环境因素 246

5.2 品德是创新精神的内核 263

顺应时代——钱学森的次选择 265

品德高低——影响科学成就大小的正反馈 266

人性的弱点——从多角度观察伟大科学家牛顿 270

沉默淡定——灵魂纯洁的保罗·狄拉克 272

理性判断——DDT冤案 274

5.3 创新精神离不开智慧 288

42——神秘数字的答案 304

循环经济原理——“盖娅”假说与“美狄亚”假说 305

6 方法 308

6.1 概述 310

6.2 头脑风暴法 316

6.3 智力激励法 317

6.4 5“W”2“H”分析法 319

6.5 TRIZ法 320

7 愿景 326

图片来源 350

参考文献 354

跋 356

图片使用说明 358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