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文读本.高中卷6 - 基础教育文库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新人文读本.高中卷6
基础教育文库
|
ISBN: | 978-7-301-08309-3 |
条码: | 9787301083093 |
作者: |
曹文轩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3-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0.00
折扣价:¥28.50
折扣:0.95
节省了1.5元
|
字数: |
283千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352页
|
发行编号: | 730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2-24 |
|
内容简介: |
北京大学“全人教育计划”校本实验教材 精选当代美文,张扬人文精神,倡导自主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强烈的时代感。精选当代美文,密切联系现实,与时间同行、与社会同行、与中小学生阅读趣味同行。 突出情感教育。在感动中完成人格的塑造和灵魂的飞升,张扬人文精神。 选文不断更新。编者和读者形成互动,读者可以推荐优秀文章入选丛书。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必要延伸和超过。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一 珍藏爱的风景,温暖心灵 我的植物人弟弟 家是地球的中心 送你一枝神香草 牵挂 乌米 打个电话给家人 人文写作实践:品味牵挂 二 点亮心灵灯烛,驱散陌生 你是否相信陌生人 灯亮着 并非到处都是坏人 跟陌生人说话 大桥天使 吹兵 人文写作实践:打开心门 三 掌握生活艺术,养成习惯 生活的艺术 教养的证据 宽恕 多余的最后一句话 习惯成自然 人文写作实践:养成良好习惯 四 反思教育现象,挣脱蚕茧 直击心灵的一瞬 生命中的满分与零分 一桩奇特的诉讼案 诺言 教你唱咯咯咯 人文写作实践:绘制教育蓝图 …… 五 放飞梦想翅膀,播种希望 六 体味读书苦乐,积累智慧 七 聆听心灵物语,情到深处 八 流连生命旅途,岁月如歌 九 撑起精神脊梁,活出尊严 十 怀想如花笑靥,正视死亡 十一 维护和谐平衡,唤醒心灵 十二 揭示生命密码,拥有健康 十三 吟咏真情真爱,飞扬梦想
|
精彩片段: |
曾与北大、清华的一批高考状元打过交道,他们留给我许多深刻的印象,而其中之一就是读书多。选择文科的自不必说,选择理科、工科的也是如此。读书是他们的一个日常行为,是他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烦琐而沉重的课堂学习,并没有使他们放下那些课堂以外的书籍。他们自如地穿越于课堂内外的书本世界,在紧张与轻松之间,在喧嚣与恬静之间,在现实与浪漫之间,显出一番潇洒的派头。结果是,这些在某些家长与老师看来会耽误正常学习的阅读,非但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反而促进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博大无边的人文世界,以及那些由优美的语言、优美的风景、优美的情趣酿造而成的审美境界,使他们得到了精神的升华、情操的陶冶、思维的强化、性格的锤炼,同时也舒缓了那种箭在弦上的紧张与无边无际的巨大压力。这些书,成了港湾、绿地、林间湖泊、月下麦田、人生舞台的幕间音乐,使疲倦的心灵得到了慰藉。那些气度非凡且又和蔼可亲的文字,使他们在人生的漫漫长旅中,有了可以诉说肺腑之言的朋友。他们就这样,在这些书籍的照拂下一天天地健康地成长了起来。 就学习而言,对课堂书本的学习并不是学习的全部,甚至并不占最大的比重。那些取得成功的孩子,都在向我们呈示一个事实: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比重是在课堂以外。这个课堂以外的世界,更加广阔,也更加自由。它比课堂世界丰富得多,可选择的天地也更深广得多。课堂内对一个孩子个性的培养,其实远不如课堂外对一个孩子个性的培养那样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将课堂内的学习称为正常的学习而不将课堂外的学习也看成是正常学习,其实是很不妥当的。课堂内外的学习,都是重要的,正是两者的结合才形成了一种较为健全的学习结构。课堂内的学习往往偏向保守与教条,而此时课堂外的学习就显得越发的重要了,它可以矫正课堂内的不足,帮助孩子保持活泼的天性,保持熊熊燃烧的创造的生命冲动。 为什么编写这样一套《新人文读本》,其中也有这样一个理解。 这套《新人文读本》在同类的读本中是一套很有特色的读本,其中之一就是以精美的时文为主,兼顾一些经典美文。课堂内的课本,自然要以选择从前的经典为主,这是由教科书的性质所决定了的。但这样的编辑方针同时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弊端,这就是课本的内容乃至表达方式,与现实脱节,严重缺乏当下感。其实,不管是思想还是形式,以文字形成的文本,都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是与时代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在理想的教育里,孩子的成长应时刻处在一种浓重的时代氛围之中。与时间同行,与社会同行,与审美同行,与趣味同行,甚至是与语言同行。以相对稳定的体例来确定自己位置的课堂课本,和与时代一起前行的课外读本的同时存在,这也许才是一种完美的安排。其实经典也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已被认定的经典,并非一开始就被认定是经典的。经典来自于非经典。而现在还没有被认定为经典的非经典,在许多年之后也许就是经典。以时文为主,但在选择时,却又用经典性来衡量,这是这套读本的编选者所注意的一点。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