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丝路追梦:探秘玄奘西行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丝路追梦:探秘玄奘西行
ISBN:9787564942250 条码:
作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偃师市委员会文史委 编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199.00  折扣价:¥189.05
折扣:0.95 节省了9.95元
字数: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0-1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丝路追梦:探秘玄奘西行》是作者踏着玄奘的足迹,去追寻玄奘六十五年闪光人生的力作。本书用饱满的热情,去讴歌玄奘特立独行,孤身西征,为法忘躯,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去叙写玄奘严谨求学,学识渊博,声震五印,德艺双馨的高尚品行;去展现玄奘故国情深,珍惜寸阴,专务翻译,创宗立说的崇高追求;向人们刻画出一个公元七世纪有血有肉的东方文化使者的光辉形象。其内容集名人传记、学术研讨、史海寻迹、解疑释惑、佛教传奇、游记随笔为一体,用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广大西域地区及中亚、南亚次大陆的历史沿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全书共分十五章,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内涵丰富、创意新颖,是认识玄奘、了解玄奘、研究玄奘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和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偃师市委员会文史委主持编撰,偃师市委员会文史委是偃师市政协下属专门负责从事地方文史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和出版的机构,其特点是发挥人民政协“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坚持存真求实、坚持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挖掘偃师市古代史、近代史中影响历史进程的历史事件及闪光人物,为史学研究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食粮。总撰稿为董煜焜,1944年出生,政协偃师市第八届、九届政协委员,第九届文史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玄奘研究,现为中国玄奘研究中心研究员、副秘书长,洛阳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偃师市古都学会理事等。在《玄奘研究文集》《偃师古都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成书有《洛阳玄奘旅游区》《玄奘大师与玄奘故里》及新作《丝路追梦:探秘玄奘西行》等书,其作品对弘扬和传播玄奘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

章节目录:
第一章玄奘的家世源流

第二章玄奘故里陈河村

一、陈河村古寨

二、玄奘故居

三、陈家花园故址

四、凤凰谷

五、晾经台

六、西原墓地、马蹄泉

七、玄奘故里的古树名木

八、陈河村四周的佛道遗迹

九、唐僧寺

十、玄奘灵苑

十一、玄奘故里的轶事传说

第三章国内九年游学路 ·

一、成都寻迹

二、荆州求证

三、扬州疑云

四、相州学经

五、赵州游学

六、西赴长安

七、玄奘在国内的师承略考

第四章矢志西行路

一、有诏不允乘灾西出长安城

二、智渡黄河孤僧独行河西一

三、凉州受阻在迷茫中探路

四、再阻瓜州玄奘西行的转折点

五、三阻五烽九死一生过大漠

六、探源高昌西行之旅的奠基礼

七、凌山远眺大雪山上的生死劫难

第五章穿越西域及西亚、中亚

一、入西突厥境经美丽的伊克塞湖

二、穿昭武九姓国 越铁门关天险

三、临梵衍那沙落迦寺露“法力”

第六章古印度印象

一、初入北印度探小石岭佛影岩窟

二、健陀逻寻圣伽湿弥罗国学法

三、波罗奢大林遇险磔迦国初识《吠陀》

第七章中天竺巡礼圣迹

一、临印度母亲河源头观恒河夜祭

二、参劫比他三宝阶首临曲女城

三、戒日王世系业绩玄奘恒河险遇难

第八章寻迹释迦六大圣地

一、圣地之一——舍卫城“祗树给孤独园”释迦常住地

‘、圣地之=——迦毗罗卫蓝毗尼释迦诞生地

三、圣地之三——拘尸那揭罗城释迦涅檗地

四、圣地之四——瓦腊纳西鹿野苑佛陀初地

五、圣地之五—-摩揭陀国菩提树佛陀成道地

六、圣地之六——灵鹫山释迦说教地

第九章留学之目的地—那烂陀寺

一、潜心攻读玄奘求学那烂陀

二、玄奘纪念堂 中印缅怀伟大先驱之地

第十章随处问学遍巡五天竺

一、迦布路寺许愿巡游东印度

=、闻狮子国传奇寻圣南印度

三、阿旃陀拜石窟参学西印度

四、玄奘留学印度受学经论及师承略考

第十一章还归那烂陀声震五印度

一、和会各宗学说“两篇专论”展才华

二、东印度造“三身论”玄奘会见戒日王

三、戒日王遣使入唐王玄策三使印度

四、佛国立论辩经如日中天曲女城

第十二章归心似箭玄奘载誉还故国

一、深厚异国僧俗争相送

二、重登帕米尔 来时维艰返回险

三、于阗国上书 热瓦克佛寺讲经

四、入京盛况洛阳宫太宗召见

第十三章尽瘁翻译弘福寺殚心译经

一、组织译场开辟创译新时代

二、奉诏撰述成书《大唐西域记》

三、太宗作序译成《瑜伽师地论》

四、出任住持大慈恩寺落成

五、吕才发难因明论著起风波

第十四章千秋法相唯识正教

一、创宗立说法相唯识留后世

二、梵僧入唐那提玄奘无瓜葛

第十五章高山仰止玄奘圆寂玉华寺

成玉华巨著《大般若经》成

二、悲恸长安玉华寺大师圆寂

三、玄奘精神千秋万代留芳名

四、追梦路上玄奘精神在召唤

附录玄奘年谱简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片段: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坐落于黄河南岸嵩山北麓的洛州缑氏县凤凰谷陈村(即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出了个让为之震惊的人,他就是被后世誉为中国佛教界之伟人圣哲,举世闻名的佛学家、旅行家、哲学家、翻译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大唐三藏法师——玄奘。玄奘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历史上佛教东传的发展格局,使佛教传播特性由古印度初传中土的随意性、随机性改变为系统性,使佛教在中国唐代入鼎盛期,成为佛法东传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玄奘为求得佛教真谛,在古代那样困难的条件西征,穿沙漠、越雪山,去挑战生命的极限:凭着无比虔诚的信念和坚,九死一生,抵达万里之遥的佛国印度,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求学、交游、讲经说法的传奇经历。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对玄奘西行这样赞叹:“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影;百重寒暑,蹑霜露而前踪。”他称颂玄奘西行的伟大壮举为“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在西行求法史上,人们都将东晋的法显和唐代的玄奘并称,去赞扬他们舍身求法的德。唐代僧人、翻译家义净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说:“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奘法师乃中开王路。其间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沧溟以单逝……然而胜途多难,宝处弥长,苗秀盈十而盖多,结实罕一而全少。实由茫茫象碛,长川吐赫日之光:浩浩鲸波,巨壑起滔天之浪。独步铁门之外,亘万岭而投身;孤漂铜柱之前,跨千江而遣命。或亡餐几日,辍饮数晨,可谓思虑销精神,忧劳排正色,致使去者数盈半百,留者仅有几人。”义净的这段记载,道尽了魏晋至唐以来西行求法僧人的艰辛与险境。

玄奘西行,途经百余国,往返五万里,返回大唐时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典六百五十七部,凡五百二十夹。归国后,他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十九年间,他译出经、律、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直到命终才放下担子。那种系统的翻译规模、严谨的翻译作风和巨大的翻译成果,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绝后的光辉典范。赵朴初先生在评价玄奘的翻译工作时说:“他的成就和贡献不仅在佛教方面,在学术方面也是重要的。他不仅比较系统地译传了大乘瑜伽有宗一系的弘论,而且把空宗的根本大经《大般若经》二十万颂也翻译过来,又把小乘佛教一切有部的重要论典都翻译过来,有许多密传之作连印度都无传本,即使佛教的论敌或者外道,也如实地把他们的观点介绍给中国的知识界。”

学者,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先生说:“关于玄奘译经的质量在中国译经史上素有定论,受到僧俗两界的赞誉。出于玄奘通晓因明和声明,使他的译著能够曲尽佛教深奥的内蕴,音颤铿锵,落地有声,文字通达,富有逻辑性。”梵文大家巫白慧先生说:“玄奘的译经方法,是把准确性与创造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翻译实践从单纯的技术作业上升到艺术精品创作的高度。”

在玄奘文化体系中,佛教哲学是玄奘的佛教理论。玄奘自印度归国,把印度的佛教逻辑学,通常叫因明学带回中国,这是我国自外输入整套论理学之始。

玄奘初赴印度时并非专为因明而去,而是解决国内佛学纷争,探究源流,为求取真经而为。求学路上,他虽已多次接触因明学,但并未深究,当他到达佛国那烂陀寺,在随戒贤法师学经典时,才开始系统地学。......的步伐。

若想寻求如何弘扬玄奘精神,如何对玄奘的擎天伟业及精神内涵重新思考,如何对玄奘西行的壮举深层次定位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需要踏着玄奘大师的足迹,重走玄奘路,去探秘玄奘充满艰辛的西行之旅,去发现玄奘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玄奘,用足迹和镜头为现代人展现一个7世纪有血有肉的东方文化使者,彰显一个古老丝路上为真理而舍身忘我的僧人形象。

为弘扬玄奘精神,作者跟着玄奘上路,沿丝绸之路西行,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追梦之旅,用双足和镜头探索当年玄奘西游的伟大壮举:从玄奘的祖籍地颍州寻根开始,从玄奘的诞生地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出发,先是在玄奘故里寻访少年玄奘的传奇故事,又沿着青年玄奘国内游学的足迹成都、荆州、扬卅『、六安、相州、赵州等地;继而又寻迹玄奘译经地西安、铜川,归葬地西安南樊川;曾三次深入玄奘西行的广大西域地区,探秘玄奘西行穿越经过的兰州、武威、瓜州、玉门、吐鲁番、库尔勒、喀什和玄奘归国入山口:后两赴南亚,穿越尼泊尔、孟加拉国和印度全境;为弄清玄奘头盖骨的真伪,又专程赴日本东京慈恩寺、奈良药师寺考察。作者沿着玄奘的足迹前行,历时四年余,辗转数万里,带回有关玄奘的历史文献资料30余册200多万字,拍摄有关玄奘西行现有历史遗迹的照片z1500余张,才终于完成西行之旅。

重走玄奘路,作者才真切地体会到,1300多年前玄奘大师的西行之旅,除了艰辛就是震撼。用镜头穿越历史沧桑,去探索、去寻觅玄奘神秘自OlN光足迹;用现代视角去审视、去发现玄奘精神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不得不说,玄奘西行对现实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次深深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走玄奘路,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满眼尽是玄奘的伟大,点滴间透着玄奘精神:宛如俯拾琼枝,皆宝,入旃檀林,片片皆香,你会觉得身心俱蒙圣洁光辉的净化,从中获得无尽的力量。

蚕击玄站足箨.和当年玄婪涉≯p漳、敲葱岭、舍身求法、九死一生相比,我们所遇到的就算不上困难,更数不上艰辛。用玄奘的双足和汽车轮子相比,我们缺乏的是重走玄奘路的意志与信念。其间,尽管也经历风沙、冰雪、缺水、饥饿、惊险等暂时困扰,但那终究是初识未知的见面礼。

本书旨在用镜头和笔墨集中表现玄奘划时代的西行壮举,其内容融名人传记、学术研讨、史海寻迹、解疑释惑、佛教传奇、游记随笔为一体,用纪实的手法,记录了这些地域的佛寺建筑、佛教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并将这些碎片俯拾成集,以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去认识玄奘,认识玄奘经历的那个时代。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