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南大戏剧论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南大戏剧论丛
ISBN:978-7-305-23866-6 条码:
作者: 胡星亮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0.00  折扣价:¥36.00
折扣:0.90 节省了4元
字数: 250千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204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40
出版日期: 2020-11-30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戏剧学学术研究图书,着重探讨当前国内戏剧研究动态、前沿理论问题、古今中外重要戏剧现象和问题,收入的论文从文献史料和作品文本入手,结合不同时代背景,在细致梳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解读作家作品,研究作品的形成过程,剖析舞台演出的不同风格,探讨传统戏剧与现代话剧的分离、传统乐器面临的当代转型,探究戏剧理论、戏剧观念、戏剧美学的内涵及其演变,揭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戏剧文化和戏剧精神。本书作者均为专业领域的研究者,文章论述严谨,逻辑清晰,观点鲜明,论题和研究方法富有新意,代表了专业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胡星亮,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戏剧戏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戏剧、中外比较戏剧、中国影视史。

章节目录:
陈白尘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专辑
编者按
“五四”精神与戏剧研究——纪念陈白尘诞生110周年董健
陈老生日追踪——重温《缄口日记》,追思白尘恩师姚远
《第二个回合》——陈白尘写于“四清运动”中的话剧作品陈虹
“以古鉴今”历史剧的最后辉煌——重读陈白尘的《大风歌》陆炜
对陈老的一点新认识赵耀民
执着追求自由的杰出人文主义作家——陈白尘及其文学仓I胙新论胡文谦胡星亮
古典戏曲研究
武宗南巡对于太湖流域南戏作家群之影响吴佩熏
祁彪佳与晚明戏曲文献搜集张诗洋
清代前中期金陵戏曲的商业出版考略赵林平
森槐南《词曲概论》发微仝婉澄
近现代剧坛研究
民国徐州戏剧四杰论析吴敢
论民国时期知识阶层对北方昆曲传承的意义邹青
1986年“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昆剧培训班考述高峰
政治思维定势与中国现代喜剧创作陈咏芹
当代剧作家罗怀臻研究
2017年,我的戏剧创作回顾罗怀臻
论罗怀臻剧作的现代意识李伟
“新都市戏曲”的现代化探索——罗怀臻剧作论刘丽
中外电影研究
融合与借鉴:20世纪先锋派电影运动中的文学意蕴及诗性精神罗慧林
消费语境中的中国独立电影杨弋枢
叙事的复杂化与互动性:后影院媒介对当代电影叙事的影响杨鹏鑫
书评
中国现代戏剧史料学的丰富和完善——评董健、胡星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陈军

精彩片段:
  《南大戏剧论丛(第14卷 1)》:
  摘要:倘若把理想和信仰比喻为“梦”,陈老人生的第一个梦,就是“文学梦”,并且一以贯之直到他生命的终点,也是他人生最后的梦。这个“梦”是打开陈老精神世界真相的一把钥匙;只有那个“文学梦”,才是支撑起陈老精神世界的“擎天柱”。陈老精神世界的构成,他全部艺术的灵魂,是以批判现实和人道关怀为核心价值的作家的自由主义。
  关键词:陈白尘文学现实批判人道关怀自由主义
  2018年3月2日,是恩师陈白尘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
  1908年初春,陈老出生;1994年暮春,陈老病逝。陈老从春天里来,在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也走了。八十六年的岁月里,陈老经历了许多风雨寒暑,当然不只是那些春光明媚,春风得意的日子;可他留在我记忆里的,却一直是一派大好春天的景象:和煦温暖,润物无声,缤纷璀璨。这是因为在我成为陈老的学生,遇见他之际,正是他历尽劫波,大放光华,处于一生的又一个春天里。
  1982年9月,我投考到陈老门下,第一个学期,我没有见到他,因为他正在美国参加“国际写作计划”的活动,正在进行那部引人人胜的长篇散文《云梦断忆》的写作。直到1983年的春季学期,我才第一次见到陈老。那年,他75岁,我27岁。对于这第一次见面的情景,现在我无论怎样也回忆不起来了。但我的紧张和拘谨,是可以想见的。在我眼里,他不仅是一位长者和前辈,还是一位需要仰视的偶像,萦绕着他的显赫名声和耀眼光环使我敬畏,加之我讷于言辞,不擅交际的秉性,场面于我之狼狈,也在意料之中。其实,无论在南大读研的三年里,还是在此后的许多年里,每当我面对陈老,总会犯思路混乱,词不达意的毛病;拘谨,放不开,不自如是常态;只有在那些写了交给他看的习作中,我才能放松自如,尽情尽兴。也就是说,我只能通过写作与老师进行交流,这显然是不充分的。也许,正由于此,我对陈老的认识,以及对他给予的教导的理解,也一直是不充分的。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我想的是:我应该纪念陈老,进而继承陈老的,是什么呢?我能否对陈老有多一点的认识?
  带着这个问题,我重读了陈老的女儿陈虹和陈晶合著的《陈白尘:笑傲坎坷人生路》,果然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和感悟;循着自己的思路,又似乎隐约地有了一些答案。那些也许不是作者的本意,或者,也非陈老本来的事实;但,不是有“六经注我”的说法么?这次,我打算放下面对陈老的拘谨,在这里放松地妄议一番。
  一名作家,其精神世界的真相至关重要,这是其所有艺术的灵魂。有无信仰?信仰什么?价值观如何?意识和潜意识如何?要纪念的,进而要继承的,我以为,或者说,就我而言,首先应当在这些方面。一般认为,陈老是一位共产主义左翼革命作家,这当然是有具体历史事实支撑的结论。陈老加入过左联,加入过共青团,后来也是中共党员,长期在中共的领导下担任文艺界的各种职务,等等。在我遇见他的八十年代,他的行政级别还高于当时的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但我的思绪并不能止于这一在同样主义的语境下修成的文学史对陈老的定位。在我看来,共产主义左翼革命作家是一个群体的共同标签;揭去标签,陈老“这一个”作家活生生的精神世界的真相,才更吸引我去认识。
  倘若把理想和信仰比喻为“梦”,陈老人生的第一个梦,就是“文学梦”,并且一以贯之直到他生命的终点,也是他人生最后的梦。这个“梦”是打开陈老精神世界真相的一把钥匙;其他的种种,包括思想倾向,政治见解、社会行为、现实态度等,所反映的只是他的时代际遇和个人机遇,即所谓的“时也,运也”。世事的定数,性格决定命运,这里面固然有个人的选择,更大的力量则是潮流的裹挟;有的更只是人生的一段岔路,一个插曲。只有那个“文学梦”,才是支撑起陈老精神世界的“擎天柱”。
  陈老从15岁起以白话文进行写作,初中时代发表“处女作”;18岁考入上海文科专科学校,在校内组建文学社团“萍社”,编印文学期刊《萍》;19岁,转学于上海艺术大学,我觉得,这是他人生一个重大转折点,可能也是他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转变点。因为正是此时,他遇上了田汉。19岁,是最容易对有魅力的“大哥”式人物产生精神依赖的年龄;激进浪漫、颇有侠骨柔肠的田汉与同样具有浪漫艺术家气质,曾多次“英雄救美”的陈老投缘,也是顺理成章的。他开始追随田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成了“南国社”的重要骨干。许多年后陈老回忆,他的理想是搞文学,而田汉却把他当电影演员来培养。这也难怪,从照片上看,当年的陈老眉宇俊朗,目光纯净,其“颜值”足以担当偶像型的电影明星。就这样,田汉不仅在陈老的文学梦里加入了“艺术梦”、“戏剧梦”、“电影梦”的内容,我想,更重要的,他的左倾浪漫主义的革命思想也严重影响了陈老;偶然也好,必然也罢,从此左右了陈老的一生。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