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医疗与外来文化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古医疗与外来文化
|
ISBN: | 978-7-301-22081-8 |
条码: | 9787301220818 |
作者: |
陈明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148.00
折扣价:¥140.60
折扣:0.95
节省了7.4元
|
字数: |
870千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632页
|
发行编号: | 730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3-08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将具体的医疗活动放到广阔的中外文化背景中考察,利用古希腊、罗马、波斯、阿拉伯、印度的医学典籍或宗教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追溯隋唐医籍中的外来理论、药物用法以及胡方的本来面貌,乃至宗教观念在医疗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以"从希腊到长安"的视域,通过源与流的比较,加深了对隋唐社会生活史的认识,从而揭示本土对外来文化的曲折改造进程,综合展现了隋唐医疗的复杂面貌,深化了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本书将域外典籍、出土文献与中国传世史料相互比勘,突破以往医疗史、宗教史、社会史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使之成为多层次的整体考察,体现了作者跨学科研究的良好意识。
|
作者简介: |
陈明,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占代语羞文学、佛教语爵和文献、中印文化交流史(侧蘑于中印医学文化关系史)。出版专著《印度梵文医典<臀理精华>研究》(中华书局,2012)、《殊方异:出土文书典西域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敦煌出土胡语臀典<荐婆雷>研究》(湖北新文艺出版公司,2005)。
|
章节目录: |
目錄 序言/王邦維 緒論 第一章 中古外來醫學理論與中醫的混融 第一節 從"一大不調"到"一脈不調" 第二節 "轉女為男"--中國與印度妊娠學說的可能關聯 第三節 "三界醫王"--中古"醫王"概念的來源與擴散 第二章 "華夷愚智,普同一等"--中古入華胡人的疾病及其醫療 第一節 病患的身份差異與"華夷普同" 第二節 病胡苦疾--中古入華胡人的疾患與治療事例 第三節 "寫方傳佈"--呂西華故事中的胡僧醫療與胡方傳播母題 第四節 在華胡醫的醫事活動與社會角色 第三章 中古外來藥物的認識及其商業圖景 第一节 唐代本草著作及其對外來藥物的認識 第二节 李珣《海藥本草》的外來藥物及其中外文化背景 第三节 "商胡輒自誇"--中古胡商的藥材貿易與作為 第四节 "質汗"與"土質汗"--中古外來藥物的本土化例釋 第五节 "生西海波斯國"--"婆羅得"與"八賴都爾"的來源及使用 第四章 中古中醫經典與胡方及外來療法源流 第一節 《千金翼方》中國i報導的阿伽陀圓及其源流 第二節 《外臺秘要方》所引《近效方》與外來醫學 第三節 《千金要方》的"天竺國按摩法"與禪定瑜伽 第五章 中古宗教、醫學與外來文化 第一節 方家、煉丹與西土藥--中古道教醫學與外來文化 第二節 "納藥"與"授方"--中古胡僧的醫療活動 第三節 佛醫東漸--以耆婆及其醫方、醫著為中心 第四節 "蘇毘羅漿"--漢譯佛經中的藥物例釋 第五節 "施者得福"--中古世俗社會對佛教僧的醫藥供養 第六章 從希臘到長安--絲綢之路與外來醫學 第一節 "善除萬病"--唐代拂菻所獻低野迦及其源流 第二節 絲綢之路與中古外來解毒學知識的傳播 第三節 漢唐時期于闐的對外醫藥交流 第四節 "法出波斯"--"三勒漿"源流考 第五节"沙摩路多"--作為眼藥的烏賊魚骨與東西方藥物知識的流動 第六节 "蘇伏靈善"--絲路出土殘片的藥品溯源 第七节 西域出土醫學文書的文本分析--以杏雨書屋新刊羽042R和羽043R號卷為例 第八节 書寫與屬性--再論大谷文書中的醫學殘片 續語: 文化相遇與醫藥傳播 參考文獻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