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战略管理:打造组织动态能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战略管理:打造组织动态能力
ISBN:978-7-301-31921-5 条码:9787301319215
作者: 陈劲,焦豪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66.00  折扣价:¥62.70
折扣:0.95 节省了3.3元
字数: 543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328页
发行编号:730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1-03-18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目前的战略管理教材大多依据西方主流战略管理理论进行内容上的展开,普遍忽视变革时代动态能力的重要性,对知识和创新的内容涉入不够,对数字科技时代的新竞争优势总结不够,对源自东方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智慧则完全忽视。本书是一本整合了战略管理最经典理论和最前沿思想的战略管理教材,以战略视野、动态能力、知识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为显著特色,将欧美的战略逻辑、中外的战略艺术和中国的战略哲学高度结合,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工具齐全,希图打造一本立意高远、思想精深、应用面广泛的战略管理教材。

作者简介:
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兼任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创始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tudies主编,Global Transitions联合主编,Technovation副主编,《管理工程学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副主编,以及《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等。 焦豪,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创业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兼任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副主编和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亚洲区主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一等奖、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等奖项。

章节目录:
目录|战略管理
第1篇导论
第1章战略管理与持续竞争优势

第2篇战略分析
第2章由外向内的战略规划: 识别机遇和威胁
第3章由内向外的战略规划: 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
第4章知识观与企业战略
第5章创新基础观与企业战略

第3篇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框架制定
第6章业务层的静态战略
第7章业务层的动态竞争
第8章公司层战略

第4篇基于开放视野的战略发展
第9章合作战略
第10章并购战略
第11章国际化战略

5篇战略实施、 结构建设与战略评估
第12章组织结构、 平台与生态系统
第13章战略协同
第14章战略评估

第6篇战略素养
第15章战略领导力
第16章战略创业
第17章战略思维
第18章战略变革

精彩片段:
第1章

本章首先对新时代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与新格局进行分析,探索着描述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其次对当今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体系与过程进行简单介绍;最后对全书内容进行梳理。

1.1战略管理发展的新格局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五千年的农业经济与三百年的工业经济之后,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与深化,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经济革命,使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的转型步伐迈入更深的层次与更广阔的疆域。

然而, 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与整体框架仍然由传统的环境论与竞争论主导, 缺乏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 缺乏对社会未来大趋势 (Megatrend)的把握,缺乏对企业战略能力及战略智慧的培育,缺乏对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的重视,难以指导组织获得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旧有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一,对企业能力(Capabilities)的关注不足。尽管从资源观向能力观(核心能力与动态能力)的转向是战略管理的大趋势,但真正基于企业能力构建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仍未形成,对企业能力本质的认识仍然存在争议,对企业能力获得途径的研究仍不充分,对能力与资源、能力与制度、能力与企业长期发展的协同演化仍然缺乏系统性论述。

其二,对创新(Innovation)管理的重视不足。新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所在,众多世界级商业巨头(如通用、波音)近年来所遭遇的危机无不与此相关。在飞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下,领先企业赖以生存的优势资源或可顷刻间丧失其价值,而创新作为企业不断自我迭代的重要战略正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基于创新基础观(Innovation Based View)的企业战略正在孕育,而传统战略思想所带来的禁锢正在被打破。

其三,对知识(Knowledge)管理的理解不足。长期以来,西方管理思想将企业知识理解为信息,将企业理解成信息处理的机器,忽略了隐性知识的重要作用。Nonaka(1994)提出知识创造的SECI(Socialtzation, Externalization, Combination, Internaltzation)模型,旨在讨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交互和演化对组织整体学习能力及知识产出的影响,该过程同样可以被看作组织能力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知识管理是企业动态能力获得的重要前因变量,但是连接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的机制尚未明晰,知识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其四,对责任(Responsibility)与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关照不足。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成为战略管理实践与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现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并未真正将股东(Shareholder)与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相连接,事实上,主流观点仍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一种“成本”,从而导致股东与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对立,以及企业战略选择上的两难境地。战略管理急需一种整合二者利益诉求的分析框架。

其五,对意义(Meaning)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性思考不足。创新活动向人类命运整体意义的回归,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经济社会领域引领重大理论与实践转向的具体体现。现有的战略管理框架仍然将分析重点集中在“效率与技术”,而忽略了可以改善企业长期发展与社会整体福利的“价值与意义”,人性与哲学思考在企业战略中的回归将是企业战略管理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所在。

为应对以上挑战,本书着重从能力观视角阐述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内涵,将知识管理、创新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以东方的整体论思想为统筹,形成静态与动态相融合、资源与能力相协同、知识与创新相整合的新时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长短兼顾、动静结合、中西合璧,为打造世界级创新企业赋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

书  评:
《战略管理:打造组织动态能力》一书反映了战略管理研究和企业战略实践的新趋势,特别是强化了以动态能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思想与体系,对各种组织有效地实施战略制胜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培养新一代的战略管理者具有重要的价值。

——许庆瑞,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创新管理之父




这是一部非比寻常的佳作。本书涵盖了战略管理领域最精要的思想与观点。前承传统,后启新声。本书重点独到,兼容并包,既注重实用性,又兼顾最活泼的思想和理论。本书必将帮助读者在战略管理领域形成广博而扎实的认识。

——野中郁次郎,日本一桥大学荣休教授、全球知识管理大师




《战略管理:打造组织动态能力》一书全面总结了战略管理领域的理论发展及最佳实践,内容翔实,主要观点都用现实案例给予阐述,读起来生动有趣且获益匪浅。本书不仅讨论了做什么(what),更着墨于探讨企业如何做(how),将战略评估、战略思维、战略协同、战略领导力等因素与具体的战略决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书引用了很多中国企业的战略案例与东方战略思维,这不仅丰富了本书的内容,更可以对战略管理领域做出贡献。

——张燕,美国莱斯大学琼斯商学院战略讲席教授、战略管理学会候任主席(President-elect, 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