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面对文明的失落——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人文主义倾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面对文明的失落——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人文主义倾向
ISBN:9787305200977 条码:
作者: 王昉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6.00  折扣价:¥32.40
折扣:0.90 节省了3.6元
字数: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8-05-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王昉著的《面对失落的文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人文主义倾向》的核心概念是“人文主义”,理解它应该是认识和把握该论题价值的关键所在。所谓“人文主义”,书中有明确的界定,就是指关于人文文化的观念、主张。

人文主义是中西方文化思想史中存在的复杂命题,但对“人文主义”这一概念尚没有明确而统一的界定。作为一种价值倾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文主义有其各异的价值内涵和历史功能。而作为一种区分化的批判原则,人文主义倾向则一直承担着维护人的基本尊_严与健全存在发展、抵抗各种文化历史裹挟力量对人进行异化的职能,在这一层面上,西方的人文主义倾向与中国传统人文文化和文学的本体意义勾连同构。因此,在面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的现代转型时,在遭遇中国传统文明被全盘否定、即将失落的历史节点,中国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潮流脉更迭,呈现出丰富的文学样态,以其纯正的审美意趣彰显出传统文明的永恒信念和民族精神的不灭心志。

作者简介:

文学博士,现任《文艺报》记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文学批评等,发表了多篇采访报道和专业论文等。

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时期人文主义倾向的基本历史考察
一、人文主义核心范畴的必要阐释
1.人文主义倾向的准确理解
2.人文主义倾向的类型划分
二、人文主义思潮的重点历史考察
1.思想文化层面的对峙
2.文学观念的交锋
三、文学创作实践的丰富表现
1.知识分子的现实困境与精神失落
2.城市现代转型中伦理失范的真实呈现
3.乡村秩序的破产
4.人与自然的隔绝
5.以对美好人性的文学想象对抗历史的失衡
6.以历史循环论对抗线性历史进步观

第二章 从浪漫主义反抗到人文主义救赎——郁达夫创作的精神转向
一、精神转向:从浪漫主义激情到文学的道德感
二、创作精神转变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 人文主义视野中的独特历史关注——对老舍创作倾向的重新体认
一、世界变革格局中的独特姿态与文学发言
二、面对传统文明失落的人文沉思
三、对生命存在的深切关注

第四章 沈从文的诗性思维和人文建构
一、带有原初意味的诗性思维
1.互渗性的思维特性
2.通悟的认识能力
3.沈从文诗性思维的纯粹性
二、沈从文的人文建构
1.对神性的诉求
2.旺盛的生命力与平衡美好的人性
3.对历史发展中“常”与“变”的思索
4.诗性

第五章 重寻精神的故乡——冯至创作的精神内核
一、“故乡”的含义
1.“故乡”的含义之一:自然之乡
2.“故乡”的含义之二:伦理之乡
二、通往故乡的道路
1.回归自然之乡
2.回归伦理之乡

第六章 人文立场下的悲悯与关怀——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基本倾向
一、人文价值视阈与张爱玲研究
二、大家族背景下人性的存在状态
三、中西文化碰撞下失落的灵魂
四、城乡文明的对立

第七章 萧红对主流文学话语的反思——从《生死场》、《呼兰河传》到《红玻璃的故事》
一、三个文本中的思想转变
二、思想转变的原因

第八章 车站、塔、深宅——师陀创作中二元文明冲突下形成的三维文化心理
一、“车站”、“塔”与“深宅”的=i维意象结构
二、多维互参的文化心理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