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南京古代文化变迁与文学演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南京古代文化变迁与文学演进
ISBN:9787565138959 条码:
作者: 高峰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0
定价: ¥118.00  折扣价:¥112.10
折扣:0.95 节省了5.9元
字数: 721千字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635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16
出版日期: 2019-07-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首次对十朝古都南京悠久漫长的文化变迁与文学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和探析,具有填补南京古代文学整体研究空白的学术价值。全书依循历史文化演变轨迹,全面梳理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并阐发各类文学创作的意旨、格调、情趣与南京古都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探析南京地域文化特征,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南京的城市地位、文人心态、文艺思潮、文学风尚,剖析典型作家的艺术特征以及时代文化、地域特色的动因,探析文学演进的实质,系统地总结了不同时代南京文学的整体风貌、发展规律和价值意义。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导论
编 先秦至南北朝文化与文学
章 先秦至东吴、西晋时期文化与文学
节 城建置之始
第二节 东吴前期文学特色的形成
第三节 东吴后期至西晋的文人创作
第四节 清丽灵秀的体物辞赋
第二章 东晋时期的文化与文学
节 社会结构与文士心态
第二节 东晋前期的文学
第三节 郭璞及其游仙诗
第四节 东晋中期的文学
第五节 东晋后期的文学
第三章 南朝宋代文化与文学
节 刘宋皇族文学
第二节 王、谢家族文学
第三节 颜氏家族文学
第四节 鲍照与汤惠休
第五节 刘宋时期其他文人创作
第四章 南朝齐代文化与文学
节 萧齐皇族文学
第二节 永明体与诗风丕变
第三节 江淹与其他文士
第五章 南朝梁代文化与文学
节 萧梁皇族文学与宫体诗的出现
第二节 吴均与何逊
第三节 任昉、柳恽与王僧孺
第四节 徐摛、庾肩吾与刘孝绰兄妹
第五节 刘峻及梁代前期其他文人
第六节 王籍、王筠及梁代后期文人
第六章 南朝陈代文化与文学
节 徐陵与《玉台新咏》
第二节 陈叔宝及其侍从文人
第三节 阴铿、张正见及其他文人
第七章 江南文化与南朝建康乐府民歌
节 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吴声歌曲
第二节 建康《神弦歌》
第八章 思辨风气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节 陆机与《文赋》
第二节 沈约与声律论
第三节 萧统与《文选》
第四节 刘勰与《文心雕龙》
第五节 钟嵘与《诗品》
第二编 隋唐五代宋元文化与文学
章 隋唐文化与文学
节 隋朝至唐初金陵怀古诗文的兴起
第二节 李白与金陵
第三节 刘禹锡等中唐诗人的金陵之咏
第四节 晚唐诗人的金陵之咏
第五节 唐代金陵文学的佛禅之音
第二章 五代文化与南唐文学
节 金陵文化与南唐词风
第二节 南唐词人的金陵咏叹
第三节 南唐诗文的特征和地位
第三章 宋朝文化与文学
节 北宋金陵怀古诗词
第二节 王安石的金陵咏叹
第三节 苏轼的金陵咏叹
第四节 周邦彦的金陵咏叹
第五节 南宋金陵文人的家国之忧
第六节 南宋金陵文学的思古幽情
第七节 辛弃疾的金陵咏叹
第四章 元朝文化与文学
节 元朝前期金陵文学
第二节 元朝中期金陵文学
第三节 元朝后期金陵文学
第三编 明朝文化与文学
章 明朝的历史与文化
第二章 洪武、永乐时期的诗文
节 朱元璋
第二节 明初诗文三大家
第三节 方孝孺及其他文士
第三章 明朝中后期的诗文
节 明朝中期的诗文
第二节 明朝后期的诗文
第三节 王派**影响下的文学
第四节 易震吉的金陵词咏
第四章 晚明时期的诗文
节 陈子龙等人的爱国诗文
第二节 晚明秦淮歌姬的文学成就
第五章 明朝戏曲、小说成就
节 朱权、朱有墩的杂剧艺术
第二节 徐霖、何良俊、潘之恒的戏剧成就
第三节 汤显祖、阮大铖的传奇创作
第四节 陈铎等人的散曲成就
第五节 凌漾初的小说创作
第六节 柳敬亭的说书艺术
第四编 清朝文化与文学
章 清初文化与文学
节 清初遗民文人创作
第二节 “江左三大家”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李渔寓居的创作成就
第四节 龚贤诗画创作特征
第五节 清初文学家的金陵歌咏
第六节 康熙时期的文学
第七节 孔尚任及其《桃花扇》
第八节 曹寅家族与《红楼梦》
第二章 清朝中前期的文化与文学
节 诗歌创作成就
第二节 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第三节 袁枚及其性灵诗咏
第四节 桐城派古文与
第三章 清代中后期的文化与文学
节 诗歌创作成就
第二节 乾嘉学术与文学
第三节 桐城派古文的后期流变
第四节 邓廷桢等人的爱国诗篇
第五节 龚自珍、魏源的革新诗歌
第四章 晚清时期的文化与文学
节 太平天国运动与文学
第二节 新学兴起与文学
第三节 晚清诗坛
第四节 晚清的散文创作
第五章 清代藏书、刻书与文学
节 丁雄飞“心太平庵”与黄虞稷“千顷堂”
第二节 甘氏家族与津逮楼藏书
第三节 金陵刻书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