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余翔GRE330+的Verbal全科解题思维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余翔GRE330+的Verbal全科解题思维
ISBN:978-7-300-29266-3 条码:
作者: 余翔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0
定价: ¥49.80  折扣价:¥44.82
折扣:0.90 节省了4.98元
字数: 20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92663 每包册数: 10
出版日期: 2021-05-14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余翔GRE330+的Verbal全科解题思维》的读者对象是参加海外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作为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的老师,作者将GRE教学积累的丰富经验付诸《余翔GRE330+的Verbal全科解题思维》,旨在帮助考生提升GRE逻辑部分的分数。
  《余翔GRE330+的Verbal全科解题思维》共包含5部分:首部分“GRE逻辑”,这一部分共分六章:首章GRE逻辑总论,第二章归纳题,第三章假设题,第四章解释矛盾题,第五章评价题,第六章句子作用题,第七章混合逻辑题练习;第二部分“GRE阅读”包含四章,分别是:第八章阅读的整体解题思维,第九章阅读中的题型介绍与详细解法,第十章短文章和长文章的实战练习&易错题和难题汇总练习,第十一章补充文章练习与讲解;第三部分“GRE填空”共三章,分别是:第十二章填空解题思维,第十三章考前必看机经词汇,第十四章考前必练20道经典机经题。从整体来看,作者对GRE语言部分的考试题型都进行了相应讲解,指出了考生常犯的错误,并告诉考生如何识别考点,如果避开考试中的陷阱。这对考生提高语言部分的应试能力,提升GRE的总体得分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简介:
余翔,EMBA学位,上海外语频道留学类节目数次特邀嘉宾;原上海新东方VIP部GMAT/GRE教研组长(2012年);被福布斯中国(Forbes China)国际教育特刊采访的中国GMAT/GRE教师;全国范围内较早研究GRE/GMAT并依然处于教学一线的极少数教师之一(此处“极少数”定义为:全国范围内不超过8人);所教授的学生每年进美国排名前30大学读研究生的比例超过80%。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GRE 逻辑
第一章 GRE逻辑总论
第二章 归纳题
第三章 假设题
第四章 解释矛盾题
第五章 评价题
第六章 句子作用题(黑体题)·
第七章 混合逻辑题练习
第二部分 GRE 阅读
第八章 阅读的整体解题思维
第九章 阅读中的题型介绍与详细解法
第十章 短文章和长文章的实战练习&易错题和难题汇总练习
第十一章 补充文章练习与讲解
第三部分 GRE 填空
第十二章 填空解题思维
第十三章 考前必看机经词汇
第十四章 考前必练20道经典机经题

精彩片段:
二、GRE 逻辑原文元素罗列和题型分类
逻辑题可按结构、内容、逻辑实质三个角度大致分类为四种题型:推理链题,归纳题,句子作用题(黑体题)和其他类。
(一)推理链题
逻辑链(argument)可以理解为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GRE 逻辑题中围绕推理链出题的考题就称为推理链题,其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六种考题:
(1)增加前提能够推导出结论可能性的考题 ——支持题。
(2)减少前提能够推出结论成立可能性的考题——削弱题。
(3)认为前提和结论间缺少某些补充性的必要因素——假设题。
(4)认为前提不能推出结论,结论由其他原因(他因)导致——解释题。
(5)测试通过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是否成立——评价题。
(6)用填空的方式考查之前五种题型——填空题。
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就是推理链题,归纳题、句子作用题(黑体题)、其他类题基本在一次考试中各自出现 1~2 道。
何为前提,何为结论呢?
逻辑原文可以由六个元素组成:前提(premise)、结论(conclusion)、中间性结论(intermediate conclusion)、背景(background)、与结论方向相反的前提(counter-premise)、与结论方向相反的结论(counter-conclusion)。在做题时,不是所有元素都需要被概括进推理链,但前提和结论两个元素必须被概括进推理链。
1. 前提(premise)的特征
(1)必须概括进推理链。
(2)用于支持结论(conclusion)。
(3)每一份逻辑原文都存在至少一个前提。
(4)可以被理解为得出结论(conclusion)的理由,故常接在表示原因的接续词(例如because, due to , for, the reason is that... 等)之后。
(5)呈现方式可以是历史事件、统计数据、观点、事实等。
2. 结论(conclusion)的特征
(1)不是所有逻辑文章都有结论。
(2)必须被概括进推理链。
(3)主要呈现方式是描述作者的主要观点,或预测,或是能解释文中现象的说法等。
(4)至少被一个前提(premise)所支持。
上述两个元素必须概括进推理链,需要注意的是前提可以不止一个,结论可以被多个理由(就是“前提”)所支持,而答案可以针对与理由相关的任何一个事件进行设置。
下面是四个不需要被概括进推理链的元素:
3. 背景(background)
(1)不需要被概括进推理链。
(2)出现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前提如何推出结论。
(3)呈现的方式可以是以客观事实、统计数据、某个术语的解释或定义等。
(4)并不是所有逻辑原文都存在背景。
4. 中间性结论(intermediate conclusion)
(1)不需要被概括进推理链。
(2)是比较长的文章中的一个过渡性(先期性)结论,其逻辑方向和结论(conclusion)一致;结论就是中间性结论的一个进阶推理。
(3)中间性结论被某个前提所支持。
(4)中间性结论其本身又作为前提,支持最终的结论。
5. 与结论方向相反的前提(counter-premise)
(1)不需要被概括进推理链。
(2)支持和结论态度相反的结论(counter-conclusion)。
(3)起到让考生混淆,增加找到正确推理链困难的作用。
6. 与结论方向相反的结论(counter-conclusion)
(1)不需要被概括进推理链。
(2)态度方向和结论相反。
(3)被与结论方向相反的前提(counter-premise)所支持。
(4)和与结论方向相反的前提(counter-premise)一样,增加考生找到正确推理链的困难。

书  评:
 ★“When preparing for the exam, choosing a well-referenced textbook is a crucial starting point. This preparation book written by well-respected GMAT/GRE instructor, Yu Xiang, must be one of the top picks, so that we can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Kelly Xinyi Zhang,(普林斯顿大学,美籍华人)
  
  ★“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教研,我认为余老师就是传说中的GMAT/GRE真正名师。”
  ——蒋佳妮,(原上海新东方托福听力组长)
  
  ★“上过余老师的课,才能知道什么是名师。”
  ——陆凯,(2013年余老师的学生,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金融博士,现在中科院任教)
  
  ★“余翔老师对GRE知识的研***痴迷,这感染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兴趣,高分是他送给学生的好礼物。业界大咖,亦师亦友,赞!”
  ——孙宝国,(2018年高分学生家长,学生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