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油田水文地质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油田水文地质学
ISBN:978-7-5636-7065-9 条码:
作者: 荆波、韦敏、李海峰、曲占庆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8.00  折扣价:¥36.10
折扣:0.95 节省了1.9元
字数: 312千字
出版社: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1-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教材详细介绍了油田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内容丰富且系统、概念清楚、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反映了油田水文地质学的新进展。教材首先阐述地下水赋存及其特征、地下水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以及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然后介绍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和水化学特征、油田水水文地质特征,进一步分析地下水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总结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水文地质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最后讨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尤其是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地下水资源利用及其环境问题。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地质方向)专业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水文地质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油田水文地质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

1.1.1 油田水文地质学的含义

1.1.2 油田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2 油田水文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 油田水文地质学发展简史



第2章 地下水的赋存及其特征

2.1 地下水的存在形式

2.1.1 结合水

2.1.2 重力水(自由水)

2.1.3 毛细水(毛管水)

2.1.4 岩石骨架中的水

2.2 包气带和饱水带、含水层和隔水层

2.2.1 包气带和饱水带

2.2.2 含水层、隔水层和弱透水层

2.3 潜水、承压水和上层滞水

2.3.1 潜水

2.3.2 承压水

2.3.3 上层滞水

2.4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动态

2.4.1 地下水的补给

2.4.2 地下水的排泄

2.4.3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与排泄

2.4.4 地下水径流和动态

2.5 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

2.5.1 孔隙水

2.5.2 裂隙水

2.5.3 岩溶水



第3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3.1 地下水化学特征

3.1.1 地下水的主要气体成分

3.1.2 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或矿化度

3.1.3 地下水中的无机离子成分

3.1.4 地下水中的有机组分和微生物

3.1.5 地下水中的同位素组分

3.2 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

3.3 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和图示方法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3.3.1 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

3.3.2 地下水化学成分分类

3.3.3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库尔洛夫式表示

3.3.4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图示法

3.3.5 地下水化学元素间的比例系数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第4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4.1 渗流基本概念

4.2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4.2.1 达西定律

4.2.2 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

4.2.3 水力梯度

4.2.4 渗透系数与渗透率

4.2.5 达西定律的实质及适用范围

4.3 饱水黏性土和低渗透岩层中水的运动规律

4.3.1 饱水黏性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4.3.2 低渗透岩层中水的运动规律



第5章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和水化学特征

5.1 沉积盆地地层压力特征

5.1.1 沉积盆地地层压力

5.1.2 沉积盆地纵向压力结构特征

5.1.3 沉积盆地压力分布类型和特征

5.2 沉积盆地地下水运动和动力特征

5.2.1 沉积盆地地下水运动基本特征

5.2.2 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的地下水运动和动力学特征

5.2.3 沉积盆地水文地质动力分带

5.2.4 沉积盆地水动力演化特征

5.3 沉积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

5.3.1 沉积盆地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特征

5.3.2 沉积盆地地下水的成因类型及其形成作用

5.3.3 沉积盆地地下水化学分带

5.4 沉积盆地流体动力系统

5.4.1 地下水流系统及其特征

5.4.2 沉积盆地流体动力系统类型及其特征



第6章 油田水水文地质特征

6.1 油田水的赋存特征

6.1.1 油田水的定义

6.1.2 油田水的类型和来源

6.1.3 油田水产状和赋存形式

6.2 油田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

6.2.1 油田水的物理性质

6.2.2 油田水的矿化度和主要离子

6.2.3 油田水的微量组分

6.2.4 油田水的有机组分

6.2.5 油田水的气体组分

6.2.6 油田水的同位素组分

6.3 油田水的埋藏特征和径流特征

6.3.1 油田水的埋藏特征

6.3.2 油田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



第7章 地下水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7.1 古水文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

7.1.1 水文地质旋回及其划分

7.1.2 古水动力特征研究

7.1.3 古水化学特征研究

7.1.4 古水文地质条件与油气成藏

7.2 地下水动力特征与油气藏形成和分布

7.2.1 凹陷和区带尺度下地下水运动与油气成藏

7.2.2 输导层和圈闭尺度下地下水运动与油气成藏

7.2.3 地下水动力与油气藏保存和破坏

7.3 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藏形成和分布

7.3.1 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地下水化学指标

7.3.2 地下水化学成分与油气藏形成和分布

7.4 水岩相互作用与储层物性

7.4.1 水岩相互作用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7.4.2 地下水特征与水岩相互作用

7.4.3 水岩相互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第8章 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水文地质评价

8.1 油气勘探阶段概述

8.2 沉积盆地含油气远景水文地质评价

8.2.1 沉积盆地含油气远景水文地质评价的任务

8.2.2 沉积盆地含油气远景水文地质评价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8.3 油气有利勘探区带水文地质评价

8.4 油气藏评价勘探的水文地质评价

8.5 油气开发中的水文地质评价

8.5.1 油气田开发设计的水文地质评价

8.5.2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水文地质评价



第9章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9.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及管理

9.1.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9.1.2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9.1.3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9.2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

9.2.1 地面沉降

9.2.2 海水入侵

9.2.3 地下水污染

9.2.4 其他问题

9.3 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

9.3.1 油田地热

9.3.2 油田卤水组分的利用

9.3.3 油田水的利用

9.3.4 油区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