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的张力(两卷本)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文学史的张力(两卷本)
|
ISBN: | 978-7-309-15451-1 |
条码: | |
作者: |
刘跃进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精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128.00
折扣价:¥121.60
折扣:0.95
节省了6.4元
|
字数: |
520千字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688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1-01 |
|
内容简介: |
张力,原本是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其实,文学史也具有这样一种特性。文学史家都希望自己的著作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真相,但是正如有学者所说,文学史写作是一种权力。在还原历史真相与掌控历史叙述之间,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相互牵制的张力。这是文学史理论研究与具体作家作品的文献研究很不一样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史研究似乎有其边界,同时又有其无限拓展的研究空间。 一部中国文学史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是否及时正确地反映时代生活,是评价其文学价值的重要尺度。古代文学史上的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他们所以获得后人的广泛尊重与爱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真实地展现了时代的苦难与抗争,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理想与追求。文学史研究工作者也应当具有这样的情怀,站在历史的高度,彰显主流的文化,探索中华美学精神,建构文学研究体系。
|
作者简介: |
刘跃进,1977年底考入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攻读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1月分配到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任助教、中文系讲师。1984年考入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攻读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8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出版专著有《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秦汉文学编年史》《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中古文学文献学》等。
|
章节目录: |
目录 上编 为什么要不断地书写文学史? 七十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体系建构 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中国文学研究四十年思潮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四十年 秦汉文学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有关唐前文献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徘徊与突破 ——20世纪先唐文学史论著概观 关于上古、中古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走出散文史研究的困境 《汉诗别录》的学术价值及其方法论意义 刘师培及其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引论 下编 “秦世不文”的历史背景以及秦代文学的发展 西道孔子,世纪鸿儒 ——扬雄简论 “建安风骨”的历史内涵及其意义 “二陆”的悲情与创作 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关于《文选》研究的几个问题 《玉台新咏》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佛教文化影响下的中古文学思潮 文学史为什么选择杜甫? 关于杜甫文献整理的相关问题 附录:学术访谈 马世年:走向通融:汉魏六朝文学史的文献学研究 马燕鑫:观文学之林,探旧注之海——刘跃进先生《文选》研究访谈录 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