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井冈答卷 - 红土地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井冈答卷 红土地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丛书
ISBN:9787549382583 条码:
作者: 刘洪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8.00  折扣价:¥55.10
折扣:0.95 节省了2.9元
字数: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9-04-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井冈答卷》是以井冈山扶贫工作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纪实文学。《井冈答卷》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接地气、有温度的故事,将在扶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真实事件以艺术再现的手法呈现出来,并且结合全媒体技术,全方位地展示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的壮丽图景以及井冈山人民坚忍顽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简介:
  刘洪,汉族,1965年2月生,江西安福县人,研究生学历,现任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江西省委委员。先后任永新县、吉安县、井冈山市三个国定贫困县(市)委书记。他带领井冈山市在全国实现率先脱贫“摘帽”,并荣获了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章节目录:
引子 告别贫穷
第一章 初心之问
井冈山的传奇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精神高地和经济洼地
井冈山的贫困摸底
扶贫攻坚的五大机制

第二章 创业之举
神山,敞开梦想的翅膀
大陇镇的探索
茅坪风景线
鹅岭的芦笋
睦村与葛田:千娇百媚新业态
霞溪和下七

第三章 使命之歌
党建引领+机制保障
脱贫攻坚“群芳谱”
红色培训结硕果
“第一生产力”在扶贫第一线
红色后代的脱贫故事与扶贫情怀
军人的职责和使命
百企帮百村,八方献爱心

第四章 蝶变之旅
山里百姓“触电”忙
打工者还乡
兜底扶贫: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教育
光伏:绿色扶贫的新景观
黄金茶,香井冈
尹厚根的菖蒲情
西坪村的乔迁史
九丰农业:今天脱贫、明天致富的工程

第五章 未来之梦
井冈山的“吉祥三宝”
山地自行车赛道:黄坳乡的国际风
打造特色小镇,构筑大井冈旅游圈
业态、文化与旅游之间的“价值链”转换
在德国汉堡莱斯音乐厅演出
全球聚焦,亲眼见证
2020:伟大的愿景
尾声 深刻启示
后记

精彩片段:
  《井冈答卷》:
  告别贫穷
  2017年2月26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新闻: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江西省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新华社的这条消息,犹如早春二月里的第一声春雷,响遍神州,震动世界。
  井冈山?是的,井冈山——就是90年前,毛泽东率领一批共产党人开创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这座山。
  和90年前的“第一”相似,井冈山又创造了一个“第一”。
  这个“第一”是属于新时代的,意义非凡:脱贫“摘帽”——一个县级市整体脱贫,摘掉贫困的帽子,和全国人民一道,昂首进入小康社会。
  中国消灭贫困的步伐
  1949年10月1日,一个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但新生的共和国是从废墟上站起来的,“一穷二白”是她的真实写照。这一年,全国工农业产值466亿元,国民收入358亿元,粮食产量1.1亿吨,钢产量15.8万吨。这些数据放在“四万万七千五百万的人12I”这个基数上,贫弱凸显尢疑。
  尽管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依然把帮助更为贫困的人民群众脱贫,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长期工作,纳人工作机制。国家每年从中央财政预算中拨出专项扶贫资金,地方政府也拨出配套资金进行帮扶。对那些为中国革命做出过贡献和牺牲的革命老区,党和政府更是格外关心。但由于国家和人民整体贫弱,这一时期,中国的扶贫工作走得艰难,道路漫长。
  改革开放初期,1985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时谈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这一观点,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
  消灭贫穷要靠发展生产,而对于处在绝对贫穷状态的人群来说,还需要国家特别扶持。
  1986年,国家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改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使得农村扶贫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1994年,国家颁布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该计划明确提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经过近7年的努力,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颁布实施,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国家把扶贫开发的重点集中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同时把残疾人纳入扶持范围。
  为了进一步加快脱贫步伐,促进共同富裕,党中央于2011年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标志着中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同时提出下一阶段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2012年,国务院批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规划把属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范围内的特殊困难地区,作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均收人大幅提高,因此,扶贫的标准逐年提高,从1978年的人均100元/年,提高到2014年的人均2300元/年。按照这一标准,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014年的贫困人口有7017万人。因此,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9日)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