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综合控制系统(第2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飞行综合控制系统(第2版)
|
ISBN: | 9787569308969 |
条码: | |
作者: |
吴文海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78.00
折扣价:¥74.10
折扣:0.95
节省了3.9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9-03-01 |
|
内容简介: |
《飞行综合控制系统(第2版)》介绍了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除绪论外,全书共分八章。绪论介绍了飞机及其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一、二章简要介绍了被控对象——飞机的气动特性、运动方程和飞行操纵原理;第三章介绍了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飞机角运动、航迹运动控制的基本控制律与特点;第四章介绍了飞行控制系统的主要分系统;第五章介绍了飞机操纵伺服控制系统;第六、七两章介绍了现代飞行控制技术与飞行综合控制技术;第八章介绍了航母舰载机着舰引导与起飞控制技术。 《飞行综合控制系统(第2版)》既可用作各航空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又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与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
作者简介: |
吴文海,江苏黄桥人,1962年生,工学博士,海军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为海军航空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学会舰载机分会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36年来一直致力于飞行控制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至2000年间,从事过各类先进导航系统的引进工程研究,推进了5型国产飞机导航能力的提升,具有丰富的航空工程经历。2000年后,主持完成了基础性研究课题28项,研究团队实现了从基础理论向工程实现的迈进,支持了多型航空重点装备的研发,参与了国产首批舰载机研制过程的技术协作攻关与研发设计审查。主持建设的“飞行控制系统”课程,2007年被评为全军百门优质课程,2008年被教育部和原总参谋部评为国家精品建设课程。2008年获得军队院校育才“金奖”。在无人机飞行控制、舰载机着舰引导和现代战机自主攻击导引等领域,已发表SCI、EI论文80余篇,代表作有《现代战机攻击导引轨迹控制技术及其应用》、《飞行综合驾驶系统导论》和《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等。
|
章节目录: |
绪论 第一节 被控对象——飞机 一、飞机分类 二、飞机组成 三、飞机操纵面 四、飞机发展需求 第二节 飞行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 一、飞行控制系统的定义与基本功能 二、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三、飞行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第三节 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一、传统飞行控制系统 二、现代飞行控制系统 三、未来飞行控制系统 第四节 飞行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 一、自主飞行控制技术 二、智能型自适应容错控制技术 三、多操纵面综合控制与重构技术 四、有人/无人机协同控制与管理技术 五、复杂战场环境下特殊任务的飞行控制技术 六、推力矢量控制技术 七、垂直/短距起降控制技术 八、高超声速飞行控制技术 第五节 本书的内容安排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被控对象——飞机的运动特性 第一节 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二、低速流体的两个基本方程 三、空气动力实验 第二节 飞机坐标系与运动参数 一、坐标系 二、飞机运动的参数 三、飞机运动的过载 四、飞机运动的描述 五、飞机舵面的操纵 第三节 纵向运动作用在飞机上的力和力矩 一、纵向力 二、纵向力矩 第四节 侧向运动作用在飞机上的力和力矩 一、侧力 二、侧向力矩 第五节 飞机的平衡、稳定性与操纵性 一、飞机的平衡 二、飞机的稳定性与操纵性 第六节 飞机的敏捷性 一、定义 二、度量标准 第七节 飞机的飞行包线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飞机运动的数学模型与分析 第一节 飞机纵向运动方程 一、纵向运动方程的建立 二、纵向运动方程的线性化 三、纵向线性化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第二节 飞机纵向运动分析 一、飞机纵向运动特征方程的根 二、两种典型运动模态及其物理概念 第三节 飞机侧向运动方程 一、侧向运动方程的建立 二、侧向运动方程的线性化 三、侧向线性化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第四节 飞机侧向运动分析 一、飞机侧向运动特征方程的根 二、飞机侧向运动的典型模态 第五节 飞机操纵原理 一、纵向运动的操纵原理 二、侧向运动的操纵原理 第六节 舰载机下滑着舰操纵原理 一、下滑着舰飞行特点 …… 第三章 飞机飞行控制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飞行控制系统的分系统 第五章 飞机操纵伺服系统 第六章 现代飞行控制技术 第七章 飞行综合控制系统 第八章 舰载机飞行控制技术 附录主要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1)理念先进。突出科学性、系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适应我军战机由岸基向舰基飞跃、系统由单一自动驾驶向飞行综合控制跨越的发展现状,满足专业化高端人才培养的需求。 (2)内容丰富。充分融合飞行力学、飞行原理等基础领域知识,精心提炼抽象共同原理和一般方法,理论和实装相结合,原理与运用相统一。教材信息量大,内容先进,体现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和教学研究先进成果,满足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要求。 (3)创新突出。本教材作为国内第一部公开出版的《飞行综合控制系统》本科教材,与国内传统飞行控制系统教材相比,内容体系优化,理论阐释深刻,突出了多系统交联控制,首次按照“一个综合、二个分支、四个层次、八个模块”建构理念编写而成,满足军事人才培养前瞻性需求。 (4)实用性强。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用学结合”的编写原则,突出系统机理分析,着力于岗位能力生成,提高学员的装备维护技能,以适应 “多层次、阶梯性、衔接性”军事教育需求,达到一编多用、宽编窄用、适教利学的目的。 (5)持续提升。教材内部版获得海军优秀教材一等奖后,第1次修订公开出版时,在国内首次融入美军舰载机着舰引导系统的相关技术、课题组研究成果(如自动导航、攻击导引);第2次修订时,瞄准下一代舰载机技术发展,首次把课题组在支撑国产舰载机研制攻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如舰载机起降控制、飞行器管理等新技术融入教材中,并在国内首次公开系统分析阐释了美军2016年试飞成功的“魔毯”着舰技术。 (6)配套完备。课题组结合本教材著述及翻译了《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等多部国内外优秀教材,建设了由军委立项的慕课、校园网络电子教材等作为配套教学资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