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 - 大夏书系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
大夏书系
|
ISBN: | 9787576016284 |
条码: | |
作者: |
刘良华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5.00
折扣价:¥36.00
折扣:0.80
节省了9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6-01 |
|
内容简介: |
孩子成长有三个关键年龄,不同的关键年龄需要有不同的关键教育。若在关键年龄及时为孩子提供关键教育,孩子将获得健康发展。若错过了关键年龄,就会导致“潜能递减”。 本书从孩子成长的三个关键年龄点出发,共分为三个专题:专题1:三岁前后的感性教育;专题2:九岁前后的规则教育;专题3:十五岁前后的意志教育。旨在为父母,尤其是新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南。
|
作者简介: |
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哲学,家庭教育学。已出版学术专著8部。
|
章节目录: |
前言 有关家庭教育的几个调查研究 001 专题1 三岁前后的感性教育 第一章 三岁前后的三个关键教育 003 一、情感:依恋关系与柔软的陪伴 004 二、语感:母语、外语与其他各种语言 009 三、动感:让手工、劳动和运动成为习惯 015 第二章 孩子三岁前后的宽松教育 021 一、消极教育: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 021 二、柔的教育: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规则 026 三、游戏教育:情感、语感和动感游戏 028 第三章 幼儿家庭教育的“三一原则” 034 一、警惕三个坏习惯:看电视,玩手机,吃零食 034 二、守住一个大原则:外柔内刚 039 三、建立正常的生活习惯 042 专题2 九岁前后的规则教育 第四章 孩子九岁前后的三个关键教育 051 一、文武双全:学习好,身体好 051 二、劳逸结合:生活习惯好,有生活情趣 062 三、通情达理:性格好,善于情绪管理 066 第五章 九岁前后为何需要规则教育 071 一、从自由教育到规则教育的过渡期 071 二、孩子九岁前后为何父亲的作用更重要 075 三、从柔的教育到刚柔相济的教育 078 第六章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性格 086 一、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有哪些差异 086 二、如何对待孩子的性别差异 095 三、如何解决孩子九岁前后的问题行为 099 专题3 十五岁前后的意志教育 第七章 自信:强化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109 一、从自我认同到自我效能感 109 二、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 118 三、扩充孩子的爱与意志,建立强大的意向性 121 第八章 自学: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130 一、怎样引导孩子自学语文 130 二、怎样引导孩子自学数学 136 三、怎样引导孩子自学外语 142 第九章 自食其力:走向独立而自由的生活 147 一、把决策权还给孩子 147 二、鼓励孩子建立自己的学科偏好和业余爱好 157 三、高考志愿填报与职业生涯规划 162 附录 家庭教育100个信条 175 后 记 191
|
精彩片段: |
孩子潜能发展的轻重与缓急 如果潜能递减法则的说法是成立的,人们就有理由关注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过,没有必要夸大潜能递减法则的作用而过早地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递减法则的积极意义在于:孩子的成长是有敏感期或关键期的。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孩子的某些潜能就无法发展出来。 但是,孩子的各种潜能发展还是有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的。三岁前后,孩子需要接受的关键教育是情感、语感、动感等感性教育,这三种感性教育比读、写、算等理性教育更重要、更紧迫。若过早地发展读、写、算等理性教育,孩子的情感、语感和动感就会被压制、挤压,甚至发生扭曲变形。 比如,孩子三岁前后虽然也是数学或科学学习的敏感期,但从自然发展的顺序来看,应该让三岁前后的孩子优先接受“自然法”的教育,让这一阶段孩子的成长尽可能接近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的成长状态。自然界有自己的法则和顺序,人为的教育应该顺应自然法则,不能打乱自然的顺序。 因此,三岁前后的孩子需要靠近整个动物种类的学习习惯。自然界的其他动物普遍接受情感、语感和动感的感性学习,三岁前后的孩子也要接受情感、语感和动感的学习。 相反,如果让三岁前后的孩子超前学习数学或科学,孩子数学或科学学习的敏感期就会被过早、过度地激活。孩子的数学成绩可能比较出色,但其情感、语感和动感就可能受到压制和破坏。三岁前后的孩子已经具有数学或科学学习的潜能,但有些潜能必须像小树的树根一样隐埋在深处而不能过早地暴露和开发。 让三岁前后的孩子开始学习数学也许会有显著的效果,就是孩子到了小学和中学阶段会喜欢数学,甚至会成为数学神童。可是,由于违反了自然法,这个神童很可能会在大学或成人阶段突然厌恶数学甚至人生。违反自然法的典型后果是某个潜能被过度激活,而在情感、语感和动感等感性方面出现严重的危机。潜能被过度开发的神童现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社会情感脆弱,不善于管理情绪;语感节奏混乱,不善于用有条理的语言表达想法;身体动作笨拙,甚至厌恶运动。 单向度地开发三岁前后孩子的智力,就会破坏孩子自然发展的节奏。这正是卢梭的教育思想被人反复记忆和引用的原因。在卢梭看来,孩子在三岁时就要长得像三岁的样子,父母不要扰乱孩子生长的秩序,不要“干蠢事”。他的说法是:“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卢梭建议,父母应该遵循孩子生长的自然顺序,先丰富孩子的感性,再发展孩子的理性。没有谁比那些受过许多理性教育的孩子更傻的了。在人的一切官能中,理智这个官能可以说是由其他各种官能综合而成的,因此它最难于发展,也发展得迟。但是有些人还是执意要用它去发展其他的官能。人们企图用理性去教育孩子,简直是本末倒置,把目的当作手段。 如果说潜能递减的忧虑及早期智力开发所追求的是积极教育,卢梭倡导的就是消极教育。卢梭呼吁,应该大胆地提出一个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这个法则就是: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在他们的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所以,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卢梭认为,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教育的奇迹。 消极教育尚有另一种意义:无论父母多么有责任感,并不能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有些问题是父母无法解决的,只能交给时间去解决。比如,婴儿哭闹有时是因为肠子痛。如果孩子因为肠子痛而哭闹,那么无论父母如何努力安慰他,都不会让他停止哭闹。父母越安慰他,他反而会越生气。这时候,父母可以想办法尽可能减轻孩子的哭闹。如果所有的办法都不管用,你完全可以把宝宝放到他的小床里,让他哭一会儿,自己平静下来。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