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民史 第七卷 清末至20世纪末(全二册) - 中国移民史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移民史 第七卷 清末至20世纪末(全二册)
中国移民史
|
ISBN: | 978-7-309-15227-2 |
条码: | |
作者: |
安介生 张根福 陈鹏飞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精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132.00
折扣价:¥125.40
折扣:0.95
节省了6.6元
|
字数: |
689千字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776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2-01-01 |
|
内容简介: |
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图书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本书研究自先秦时代至20世纪末发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历史,对各个时段主要的移民运动,一般都说明其起因、迁移对象、迁移时间、迁入地、迁出地、迁移路线及方向、定居过程和产生的影响,并尽可能作定量分析,总结其规律。 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大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共分七卷:第一卷为全书导论和大事年表,第二卷至第七卷分别为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明时期、清时期和清末至20世纪末的断代论述,均列有大量统计表格和地图。各卷按统一的体例撰写,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因不同时期的移民情况而有各自的侧重点。 本书是目前国内外最完整、系统的中国移民通史,可供历史、人口、地理、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地方史等学科的专业人员,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学科研究生的教材。 第七卷 本卷为清末至20世纪末的移民史。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而这些变革往往都伴随着规模巨大、影响广泛的移民运动。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的移民历史奠定了当代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本卷对于20世纪所发生的历次重大移民运动,包括清末到民国时期的东北移民运动,抗战时期的移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边疆建设移民、全国水库移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移民等,均从时代背景、移民规模与后续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与探究。本卷列有大量统计表格。
|
作者简介: |
安介生,1966年生,祖籍北京市,山西介休市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与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历史地理研究》期刊编委、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与大同大学兼职(客座)教授等。撰著及主编的学术著作有《山西移民史》《历史民族地理》《历史地理与山西地方史新探》《民族大迁徙》《表里山河:山西区域历史地理研究》《江南景观史》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 张根福,1964年生,浙江浦江县人。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抗战时期浙江省社会变迁研究》《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 陈鹏飞,1981年生,河南平顶山市人。复旦大学图书馆馆员、中国索引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移民史与人口史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
章节目录: |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疆域政区变迁简况
一 清朝疆域政区建设的复杂过程
二 中华民国时期疆域政区之改革(1912—1949年)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疆域政区的调整与变革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
一 20世纪前半期移民运动的阶段性特征
二 20世纪后半期移民运动的特征
上编 清末至民国时期
第一章 清朝至民国初期移民问题的认知与移民政策法规的制定
第一节 清朝前期人口管理制度与移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一 清朝前期的招垦移民政策及其局限性
二 户籍及保甲制度的完善与封禁政策的实施
第二节 清代后期移民问题认知与边疆移民政策的重大转变
一 清代后期边疆移民开放过程与移民政策的改变
二 20世纪最初十年的社会思潮与移民问题认知
第三节 清末边荒全面开放与相关章 程法规之分析
一 清末边疆开发的全面开禁
二 招民垦荒相关章 程条例分析与说明
第四节 民国初年移民舆论潮以及相关法规的制定
一 民国初年有关移民实边的舆论热潮
二 民国初年移民垦荒相关法规条例评述
第二章 清末至民国前期东北地区的移民运动
第一节 清朝至民国前期东北地区行政区划演变简况
第二节 清朝前期与中期东北地区的移民与人口增长
第三节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移民潮与人口增长
一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激增与相关统计数字
二 光宣之际(20世纪最初十年)第一波移民高潮的评估
第四节 清末民初东北各地区移民与边疆政区及社会建设
一 奉天地区(今辽宁省域部分)
二 吉林地区
三 黑龙江地区
第三章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灾荒与移民高潮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中国北方各地的灾荒与难民潮
一 20年代前期中国各地的灾荒与移民潮初起
二 20世纪20年代晚期“北方危机”中的大移民浪潮
第二节 “北方危机”中华北各省灾荒与移民活动
一 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的灾荒及移民活动
二 山西、察哈尔、绥远等地的灾荒与移民潮情况
三 陕西、甘肃等地的灾荒与移民潮
第三节 20世纪20—30年代初期东北地区的移民安置与数量统计
一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东北地区的移民安置
二 20世纪20年代与30年代东北三省移民数量统计
第四节 学术界关于边疆移民潮的认知与评估
一 关于边疆移民潮的动因(即推力与拉力)及时代背景
二 边疆移民的数量、类型与移民来源(省籍构成)
三 边疆移民迁入地之安置及移民分布状况
四 东北移民运动之成效与展望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人口迁移概况
一 战时人口迁移的数量
二 战时人口迁移的过程
三 战时迁移人口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有组织的社会群体的迁移
一 国民政府的迁移
二 高校的迁移
三 工厂与职工的西迁
四 银行的西迁与西部金融网的构建
第三节 难民的迁移
一 华北地区
二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 东南沿海地区
四 其他地区
第四节 人口迁移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一 人口迁移与抗战局势
二 人口迁移与大后方的经济开发
三 人口迁移与西部地区的社会变迁
四 人口迁移的负面影响
下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年)以后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移民运动(1949—1959年)
第一节 移民台湾
一 台湾早期移民历史回溯
二 20世纪中期台湾移民潮概况
第二节 “干部南下”:新中国政治性移民运动
一 “干部南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二 “南下干部”的来源及分布情况
第六章 20世纪后半期边疆建设及跨区域开发与移民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疆建设与垦荒性移民运动
一 向西部地区的垦荒性移民
二 向东北地区(“北大荒”)的垦荒性移民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移民与西部边疆建设
一 “一五”与“二五”期间的工业移民运动
二 “三线建设”期间的工业移民运动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库移民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水库移民与安置概况
一 华北地区
二 东北地区
三 华东地区
四 华中地区
五 华南地区
六 西南地区
七 西北地区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水库移民活动
一 黄河三门峡水库移民
二 新安江水库移民
三 丹江口水库移民
四 山东东平湖水库移民
五 广东新丰江水库移民
六 黄河小浪底水库移民
七 长江三峡水库移民
结语
第八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移民
第一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与终结
一 1955年至1962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初始阶段
二 1962年至1968年,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阶段
三 1968年至197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阶段
四 1978年至1981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逐步缩小和结束阶段
第二节 “上山下乡”的数量与区域分布
一 华北地区
二 东北地区
三 华东地区
四 华中地区
五 华南地区
六 西南地区
七 西北地区
结语
第九章 中国现代城镇化移民运动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镇化移民运动概况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化移民运动的序曲
二 “大跃进”时期与“文革”时期城镇化移民运动概况
小结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移民浪潮
一 改革开放初期户籍制度改革及20世纪80年代城镇化移民的发展与特征
二 20世纪90年代城镇化移民高潮及其影响
结语
第十章 结语中外移民法则(规律)研究及其现实警示意义
一 中外学术界移民法则研究成果回顾
二 20世纪中国移民运动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余论
附录 20世纪中国移民史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