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振精品童诗诵读100首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王宜振精品童诗诵读100首
|
ISBN: | 9787560655017 |
条码: | |
作者: |
王宜振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9.00
折扣价:¥37.05
折扣:0.95
节省了1.9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0-08-01 |
|
内容简介: |
诗人王宜振,是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诗歌奖)和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诗歌奖)两项诗歌大奖的获得者;有40余篇作品入选人教、苏教、北师大等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正式教材,被誉为教材作家。 王宜振的诗有着怎样的魅力呢?无数读者发现:他的诗有一种超级想象力。目前,受到应试教育、电子传媒等诸多影响,孩子普遍想象力缺失或衰退,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他的诗,灵动而美好,恰恰可以激活孩子自身潜在的本原的精神自由与想象力,这对孩子个体生命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迄今,王宜振为孩子创作了大量童诗,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母乳,认识世界和阅读世界的最初向导。这本书从中精选出100首,值得每一个孩子拥有、诵读和珍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诗必将成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春天很大又很小 初春 ......003 谁也不曾留心 ......006 春天很大又很小 ......008 两只蝴蝶 ......011 春天和我们躲猫猫 ......013 春天的声音 ......016 小花朵的梦 ......018 红蜻蜓 ......020 春天来了 ......021 一声鸟鸣 ......024 春天是我的朋友 ......026 花的名字 ......028 黎明被一群鸟儿啄出 文字是一些小小孩 ......033 月亮是一首朦胧的小诗 ......035 黎明被一群鸟儿啄出 ......037 月儿 ......039 树和鸟 ......041 云彩还没有把雨点养大 ......043 风的自述 ......046 一根羽毛 ......048 秋风娃娃 ......050 石榴娃娃笑了 ......052 一棵树的富有和贫穷 ......054 冰柱儿 ......056 小风握手 ......058 风娃娃的脚丫 ......060 风很幸福 ......063 风是一个淘气鬼 ......065 小风儿,你慢点儿跑 ......068 我是一朵云 ......071 夜色真好 ......074 大太阳的小房子 石片与鸟 ......079 大太阳的小房子 ......081 一只鸟和一棵树的故事 ......083 小鱼替天空刷牙 ......084 时间 ......086 小蜡烛 ......088 树的苦恼 ......090 空气、火焰和颜色 ......092 说话 ......094 老鼠、猫咪和动词 ......096 雨后 ......098 冬天的小雪人 ......100 树想远行 ......102 太长和太短的诗 ......104 关注 ......106 不要去问我是谁 ......109 天空的词和语言 ......111 再小的蛇也是一条小河 ......113 小河和游鱼 ......115 神秘的词语 一枚红叶 ......119 神秘的词语 ......122 夏天的画 ......124 我们排节目 ......126 我的爸爸从大海回来 ......129 倾听 ......131 山村的夜 ......134 秋天就要走了 ......136 小妹妹造句 ......138 爸爸的童话 ......140 一朵甜美的笑 ......143 小小的诗歌 ......145 海滩夜行 ......147 难以琢磨 ......149 会说话的眼睛 ......151 母亲的嘱咐 母亲的民歌 ......155 母亲的语言 ......158 母亲的手 ......160 母亲的来信 ......162 母亲的嘱咐 ......164 母亲的标点 ......166 岁月磨小的母亲 ......168 画妈妈 ......170 斗笠 ......174 父亲从乡下来 ......176 高原上的向日葵 ......178 长大了这样去爱妈妈 ......181 童年的生活是一只漏斗 钓竿儿 ......185 掏出 ......187 童年的生活是一只漏斗 ......189 血液的鱼 ......191 西瓜的诗 ......193 一个人在森林里走 ......195 在桥山行走 ......198 桥山听蝉 ......200 盲姑娘和她的妈妈 ......202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204 有一个节日在六月 ......206 蓝眼睛和长睫毛 ......208 心情树 ......210 妈妈的灯 ......213 我在看一本书 ......215 小小的日记本 ......217 两个呼噜噜 ......219 大脚和小脚 ......221 剥离 ......223 红草莓的夏天 ......225 六月,我们去海滨浴场 ......228 花和诗 ......231 少年诗心 ......233 附录 ......237
|
精彩片段: |
你 的 句 子 已 灿 灿 发 亮
陈忠实
和王宜振结识的时候,我们还都是小伙子,都爱着文学,别无选择地都把习作稿投给《西安晚报》文艺副刊,和副刊编辑张月赓都成了朋友。我约略记得,和他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老张仅有一间屋子的家里。笑眯眯的,说话声音很绵软,这是第一次见面的印象。三十余年过去,我谢了顶,他的头顶上也空白闪亮,然而依旧是眯眯笑着,说话的声音依旧绵软。三十多年前我在报纸上看他写的儿童文学作品,三十多年后他依然写着儿童题材的诗歌。诗集出过八本,国家级大奖获过六次,完全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儿童文学大家了。
我真是感慨而又感动。
我的感慨和感动在于一个人一生都在与孩子对话,都在感受着儿童心灵的妙音,都在专注地与那一双双天真烂漫、纯洁无瑕的童稚的眼睛对视和交流,聆听如竹笋拔节般活泼泼的生命旋律。这样的作家活到百岁,心灵也是一片童稚的纯净和鲜嫩。
只有具备一颗纯美圣洁的心灵,才能和纯洁无邪的童心发生共鸣;只有如圣母般的善意和爱心,才会得到灵敏的童心的呼应;只有满怀巨大的至诚的对生命的敬畏,才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小说创作需要想象,诗歌亦然,儿童诗歌更不可或缺。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没有创作。宜振对童稚心灵世界的敏感,得助于自身心灵的纯洁,想象的翅膀呈现出非凡的活力和恒久性。我在吟诵他的诗篇时,常常被那些绝妙的喻体——想象的结晶——所惊讶,所陶醉。我很怀疑这样年龄的人依然会保持如此丰富的想象的活力,便断定宜振的心是年轻的诗性的心。
即使在感怀乡土感怀亲情的诗篇里,宜振仍透出一缕少年的纯美。这本诗集里几乎有一半都是写土地和乡村,以及生活在这古老土地上的广义的父老乡亲。土地、乡村和黄土高原,是从这块沃土走出来的一代一代诗人吟诵不竭的圣地。宜振生长在陕北农村,诗性最敏感的部位也在于此。这些诗篇里洋溢着宜振独特的声音、独特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我揣测来自他纯粹个性化的独特体验,以及难以企及的赤诚。这些诗篇常常使我吟哦不止,心灵颤颤。有些堪称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仅示较短一首《父亲从乡下来》:
父亲从乡下来
乡下的父亲
伸开粗粝的手
手心里握着四个季节
父亲从乡下来
乡下的父亲
用草帽扇风
扇出一串串鸟鸣
乡下的父亲
跟我睡在一起
夜深人静,父亲的骨节在舒展
从骨节里蹦出一片蛙声
乡下的父亲
用旱烟袋抽烟
把烟袋锅磕一磕
竟磕出一地的乡情
乡下的父亲
头颅是一颗太阳
无论头顶是黑是白
都能把一个个日子照亮
这样的诗是不需要解释的,也不适宜解释,任何高明的解释都很难说出精微的语言之外的韵味和意蕴。世界上有许多诗是需要讲解的,也可能有多重释意;有些诗不适宜解释而适宜吟诵,只有在吟诵时才能充分感受它的美,才能陶醉在无尽的难以言说的情感里。宜振的这首诗对我就产生了这样的认知。无论诗歌,无论小说、散文,写父亲的篇章太多太多了,精品也不少,宜振的这一首且不判断算不算精品,但可以说出类拔萃。
在宜振的诗集里,通本布满着这样的词汇,绿草、花瓣、蝴蝶、小鸟、麦子、幼芽、萤火、灯笼、青蛙、池塘、火苗、月亮、星星、羽毛、苍鹰、鸿雁、鸟巢、鸟蛋、蟋蟀、蝈蝈、油菜花、稻田、纺车、炊烟等等。宜振自己不知是否留意,而在阅读者我的感觉里,却是如此强烈。这些语汇漫散在整本诗篇诗句中,阅读者的心境和情怀不觉就泛潮起诗意了。这些语汇原本都是最富于生命活力的,它们从诗人宜振的胸膛倾泻出来,进入我的视野,触动我的神经,满心都潮涌着生命的活力了。我现在大致可以冒昧猜测宜振永远眯眯的笑眼和绵软的声音了,一个眼里和心中装满绿草、花瓣、鸟鸣、虫叫、蝶舞的人,大约不会在乎生活里的龌龊的。一生都能保持如此美好的笑容和声音的宜振,令我在感动之同时又分外钦敬。
宜振一生都沉浸于儿童的心灵世界,一生都在为儿童工作(编辑《少年月刊》)。他吟诵不止,孜孜不倦,永不满足,追求着心灵的完美和诗的境界的完美。有一首《摸亮》的诗当是他这种追求的写照:我摸一个词语 / 从嫩摸到老 / 我想把它摸亮 // 我摸一个句子 /从青摸到黄 / 我想把它摸亮……我读这样的诗,同样以为只可意会而不必言说。我惊讶“从嫩摸到老”“从青摸到黄”这样漂亮的句子。我几乎心同身受般可以感知到艺术探索的兴致和艰难。我想到了古人的“推敲”。我也想到了海明威以无比的毅力追求自己创造境界的感人故事,他有一句名言概括得十分生动,叫做“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海明威“寻找”的“句子”,同宜振摸索“词语”和“句子”的精神是一样的,都是要得到只能是属于“自己的句子”。只有“自己的句子”才是具有艺术个性的句子,才是不会被淹没的句子。
我想以宜振《母亲的嘱咐》来互勉:
临走的时候
把母亲水灵灵的嘱咐
掐一段 放在阳光下
晒干 装进小小的
旅行袋
饥时 嚼一点
渴时 嚼一点
一小段晒干的
话儿 嚼它
需要我一生的
时间
这样的诗,我一触摸,便有一种质感,这是一位艺术家用事业的大锤,溅着满心的生命之火,锻铸出来的一个凛凛然的大写的关于人的诗句。这种被称作诗的句子,轻才小慧者难以获得,肤浅浮躁者难以寻找,只有宜振这样把智慧和心思完全投入创造的人,才可能在几十年不改不移的追寻和摸索中获取,这是生命体验的真谛。诵读这样的句子,也就诵读着生命和创造的韵味,一种踏实,一种尊严,一种执著,一种执火前行而不惜焚毁的神圣。
我想和着宜振吟诵的旋律,咀嚼那一段被“晒干的话儿”,为生命壮行。
(原载于《人民日报》)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