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与实践 - 珞珈博雅文库 通识教材系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多元的概念,作为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内涵和外延随着信息环境日益复杂化和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而不断被赋予新的要求。 本书定位于信息素养教材,旨在从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与分析、信息阅读与管理,信息整合与利用、网络社群中协同交流以及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等全方位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与科研素养。 本书分为十一章,第一章阐述了信息素养的概念演变与构成要素,第二章至第十章围绕信息利用生命周期依次讲解了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与分析、信息阅读与管理,信息整合与再生、信息共享与交流五个部分内容,其中特别突出了开放科学数据的检索与利用。最后一章以一组诺贝尔奖科学案例为切入点,展现并引导读者如何利用信息素养解决复杂问题。为了便于学习者进行知识内化以及反思信息素养能力,本书每一章末尾都精心设计了基于信息素养评价框架的思考题和实践演练题。 本教材主编主讲的“信息素养与实践”MOOC课程于2018年在教育部主管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https://www.icourse163.org/)上线,2020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此MOOC课程提供大量与本教材相关的教学视频、测试题、综合选题报告、配套资源等,与本教材一起形成了立体化教材系列。
|
作者简介: |
龚芙蓉,武汉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管理学硕士。长期从事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教学。 主持建设的MOOC“信息素养与实践:给你一双学术慧眼”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被国内多所高校选定为校内SPOC课程。发表CSSCI期刊论文多篇,主持教学改革项目多个。 方小利,武汉大学图书馆馆员,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从事数据素养与数据利用教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与研究相关工作。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CSSCI论文多篇,主持省级横向项目及校内项目多项。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信息素养的概念及重要性 第二节信息素养的构成 第二章精确文献检索 第一节精确文献检索与主题文献检索的区别 第二节文献线索判读 第三节案例——精确文献检索的步骤与方法 第三章主题文献检索 第一节检索词(上)——分类检索词与主题检索词 第二节检索词(下)——实际检索中提取检索词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检索式(上)——常用的信息检索技术 第四节检索式(下)——复杂检索式的练习 第五节主题文献检索策略 第六节国内外数据库检索的一般方法 第七节案例:主题文献检索策略 第四章文献信息源 第一节国内文献信息源 第二节国内综合性数据库检索方法选介 第三节国外综合性文献信息源 第四节国外综合性数据库检索方法选介 第五节国外专业性文献信息源 第六节国外专业性数据库检索方法选介 第七节开放获取资源 第五章专利文献检索 第一节专利文献基础知识 第二节专利文献信息源 第三节专利文献检索方法 第六章数据资源检索 第一节数据基础知识 第二节数据信息源 第三节数据检索方法 第七章信息筛选与分析 第一节文献筛选与分析 第二节数据清洗、处理与分析 第八章信息阅读与管理 第一节文献阅读 第二节案例:基于结构化思维的主题阅读(综述)大纲 第三节文献管理 第九章信息整合与再生 第一节学术研究的基础——文献综述 第二节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 第三节数据分析报告 第四节学术规范 第十章信息共享与交流 第一节学术论文发表 第二节OA期刊出版 第三节学术社交网络 第十一章信息素养综合案例——诺贝尔奖科学选题系列 第一节在情境中考察信息的检索与发现 第二节在情境中理解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在情境中探索信息的创造与交流 参考文献 附件一 《信息素养与实践》MOOC资源 附件二 《信息素养与实践》教材课件
|
精彩片段: |
,本教材有如下特点: 第一,强调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信息素养。培养学习者利用信息素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及科研流程中的效率提升,注重对认知和思维层面的态度与能力培养。如第十一章汇集诺贝尔奖科学案例系列,让学习者从复杂案例的实践中感受检索的魅力,养成探索与反思的思维习惯,形成对不同文化的人类科研成果的理解以及分享和贡献的情怀。在本教材的其他章节也包含了大量综合案例,旨在让学习者不仅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与技巧,更重要的是了解如何进行信息的挖掘、分析与利用并基于此支撑决策及创新。 第二,突出新时期信息素养中的热点和难点。数据素养与知识产权素养是目前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的热点与难点,本教材在第五章、第六章以及第七章第二节对开放科学数据的检索、处理与分析以及知识产权中专利的检索与利用进行了专门的讲授,并在第九章第三节专门介绍了数据分析报告的撰写方法。 第三,注重信息创造与交流。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要出发,新时期大学生更强调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要重视信息的利用,更应该重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学习者应将获得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形成新的成果,与同行分享、交流,并融入不同层次的学术对话,促进科学研究进步。本教材第九章、第十章重点讲解了信息整合与再生,信息分享与交流。 第四,更好地服务于信息素养领域的教学改革。为了便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广大同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本教材主编主讲的“信息素养与实践”MOOC课程于2018年在教育部主管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https://www.icourse163.org/)上线,2020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此MOOC课程提供大量与本教材相关的教学视频、测试题、综合选题报告、配套资源等,与本教材一起形成了立体化教材系列。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