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的制度与技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刑事辩护的制度与技术
|
ISBN: | 978-7-5764-0474-6 |
条码: | |
作者: |
韩旭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99.00
折扣价:¥89.10
折扣:0.90
节省了9.9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2-06-01 |
|
内容简介: |
刑事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的存在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和保障刑事司法公正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书是一部理论结合实务的关于刑事辩护的专题研究,全书除绪论外,共分了十八个专题,对刑事变化的制度和技巧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 具体如下:绪论部分,论述了当代辩护律师应当具有的十种思维方式;第一章论述了自行辩护的理论、限制及保障措施;第二章论述了律师会见通讯权规定的进步之处及几点建议;第三章针对律师调查取证的专门研究;第四章论述了被追诉人证据知悉是刑事辩护的前提;第五章论述了我国刑事证据保全的必要性和保全的决定和实施机关;第六章论述了律师的保密义务及实践把握和制度完善;第七章论述了核实证据的实践难题及配套制度的完善;第八章论述了辩护律师被驱逐出庭所带来的法律问题;第九章论述了在辩护冲突的情况下的化解思路;第十章论证了《刑法修正案(九) 》对律师执业行为产生的影响;第十一章论述了法庭纪律的遵守问题;第十二章论述了检察官的客观义务理论的限度和路径选择;第十三章论述了被告人拒绝辩护如何处理;第十四章论述了值班律师度的局限性及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全覆盖的实现路径;第十五章论述了缺席审判制度之完善;第十六章论述了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下,辩护制度的发展与变化;第十七章论述了排除非法证据方面,律师如何辩护;第十八章论述了诉讼异议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和特点,以及操作中应当注意的实践性问题。
|
作者简介: |
河南南阳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博士后,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首届四川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四川省十大法治人物,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出版《检察官客观义务论》等学术专著六部,在《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七项,其中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刑诉法实施后律师辩护问题实证研究”结项获得“良好”鉴定,获得“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六项。
|
章节目录: |
绪论 当代辩护律师应当具有的十种思维方式001
一、防御思维001
二、证据思维002
三、协商思维003
四、对抗思维004
五、保密思维005
六、程序思维006
七、质疑思维007
八、法理思维008
九、角色思维010
十、底线思维011
上编:刑事辩护的基本理论015
第一章 自行辩护,另寻出路017
一、自行辩护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分析020
二、自行辩护优位及其理论022
三、对纯粹自行辩护权进行限制及其依据024
四、对纯粹自行辩护权的保障措施029
五、非纯粹的自行辩护与律师辩护的关系034
六、结语037
第二章 会见通信,辩护基本039
一、辩护律师会见通信权规定的进步之处039
二、辩护律师会见通信权规定存在的不足042
三、完善律师会见通信权的几点建议047
第三章 调查取证,较少使用053
一、律师在侦查阶段能否调查取证053
二、律师调查取证是否需要被调查人的同意056
三、律师的申请取证权如何得到落实058
四、律师能否聘请私人调查机构代为调查取证063
第四章 证据知悉,辩护前提068
一、无律师帮助的被追诉人证据知悉权问题068
二、有律师帮助的被追诉人证据知悉权问题074
三、被追诉人家属的证据知悉权问题083
第五章 证据保全,刑诉缺憾090
一、建立我国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必要性090
二、确立法院是证据保全的决定和实施机关096
三、我国刑事证据保全程序的构建099
第六章 律师保密,不可小觑102
一、律师保密系权利抑或义务104
二、律师保密的理论基础107
三、当前我国律师保密规则的缺陷111
四、律师遵守保密规则的实践把握和制度完善121
五、结语129
第七章 核实证据,巨大争议131
一、“核实有关证据”立法规定的理论争议和观点评析132
二、辩护律师核实证据仍将面临一定的职业风险135
三、辩护律师核实证据的实践难题140
四、辩护律师核实证据配套制度的完善151
五、余论158
中编:刑事辩护权保障161
第八章 辩护冲突,化解思路163
一、域外辩护冲突的两种解决模式164
二、两种模式的异同及其利弊分析175
三、从“绝对独立”走向“相对独立”——处理我国辩护冲突的基本原则181
四、实践中几种具体冲突的解决190
五、结语195
第九章 刑法修正,律师回应197
一、《刑法修正案(九)》对律师执业行为的规制存在的问题198
二、《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对律师执业权利可能产生的影响202
三、警惕《刑法修正案(九)》中追究辩护人刑事责任条款被滥用206
第十章 法庭纪律,辩护规矩210
一、关于庭审中发送邮件、博客、微博的问题211
二、关于驱逐出庭的相关问题221
三、关于“另案处理”问题229
四、关于辩护人当庭拒绝辩护的问题231
第十一章 客观义务,实质辩护235
一、检察官客观义务从抽象走向具体236
二、在矛盾冲突中坚守客观义务239
三、认识检察官客观义务理论的限度242
四、中国刑事司法公正更具根本性的路径选择244
第十二章 拒绝辩护,谁人来助247
一、在拒绝辩护问题上委托人与律师为何不对等248
二、拒绝辩护阶段的提前249
三、拒绝辩护情形的疏漏251
四、拒绝辩护的审查254
五、拒绝辩护后的事务处理257
六、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背景下被告人拒绝辩护的情形260
七、结语263
下编:司法改革与律师辩护265
第十三章 值班律师,感慨系之267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值班律师参与现状考察267
二、认罪认罚从宽试点中值班律师制度的局限性272
三、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全覆盖的实现路径278
第十四章 缺席审判,律师来辩282
一、完全的缺席审判制度之完善284
二、不完全的缺席审判制度之完善286
三、程序“补偿”和权利“救济”——缺席审判下的法庭调查问题290
四、结语299
第十五章 审判中心,辩护为本300
一、以“人证”为中心展开举证、质证活动301
二、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不动摇308
三、保障辩方在诉讼证明中的权利309
四、庭审证明应当围绕争议事项展开315
五、法庭应及时认证并作出裁判317
六、配套措施的改革与完善318
七、结语321
第十六章 严格“排非”,辩方有为323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新发展323
二、非法证据排除新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326
三、适用非法证据排除新规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337
第十七章 诉讼异议,辩方多提344
一、我国诉讼异议制度的发展脉络与制度特点345
二、诉讼异议的理论基础348
三、诉讼异议的庭审实践——基于庭审观察的思考350
四、我国刑事审判中的异议制度为何难受重视354
五、域外异议制度之镜鉴358
六、完善我国诉讼异议制度的构想365
七、实务中需要把握的四个制度性问题370
八、操作中应当注意的四个实践性问题374
九、结论376
参考文献378
后记394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