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古汉语语法四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古汉语语法四论
ISBN:978-7-301-34209-1 条码:9787301342091
作者: [德] 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 开本:16开
定价: ¥120.00  折扣价:¥114.00
折扣:0.95 节省了6元
字数: 456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476页
发行编号:730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3-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古汉语语法四论》是何莫邪先生198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同年年底这本论文的修订本在伦敦柯曾出版社出版。 全书结构包括致谢、导言和四个主体章节。导言中的核心观点,总结起来分为两个主题,一个是语言学研究的态度、原则。认为研究任何语言都要有良好的普通语言学兴趣和素养;要有处理第一手材料的能力,研究古汉语时,翻译和深刻的理解之间的差距;尊重语言事实,不能为了维护得出漂亮的规律而剪裁语料,回避例外;最好的语言学论著,都是由例句清晰推导出相应的观点,即:让例句自己说话。另一个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方向。提出要对古汉语基本结构、基本特征作具体而微的研究,在各个基本问题上拿出真正的有建设性贡献的成果,逐条建立古汉语语法规则。 否定、量化、代词和条件句四个专题是形式逻辑的四个基本方面,如果想要清晰地表达复杂思想、科学观点,它们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理应关注它们在上古汉语中的表现。所以本书主体部分选择从这四个方面出发,选取一千三百多个例句,分为四章进行讨论。第一章的专题是上古汉语的否定表达。第二章讨论的是上古汉语中的量化。第三章的主题是上古汉语的代词。第四章讨论上古汉语的条件句。 从这本书出版之初,就得到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认可与肯定,吕先生亲自为本书取了一个中文题目——《古汉语语法四论》,并亲自题写了中文封面。虽然这本书出版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但是,无论是导言中提出的治学理念和问题,还是四个专题讨论中提出的看法、呈现的语法细节,对于现今的古汉语语法研究而言,都并不过时,仍然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古汉语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郭锡良先生、蒋绍愚先生就对本书称赞有加,并双双为此中译本撰写了序言,蒋绍愚先生序称:“时隔四十年,我读到了《古汉语语法四论》的中译本,感到获益匪浅。‘获益匪浅’通常是一句客套话,但我在这里说这四个字,是我真实的感受。” 《古汉语语法四论》并不是一本新的论著,却是一本值得每一位古汉语语法研究者、爱好者认真阅读的经典之作。此书今由四名北大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博士联手译为中文出版,翻译简洁精当,对于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及兴趣爱好者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德国】[德] 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 ---------------------------- 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德国人,世界著名汉学家,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1946年生于德国哥廷根,现居丹麦哥本哈根。现为[挪威]奥斯陆大学荣休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兼职教授。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师、挪威东方协会会长、挪威东方协会副会长、奥斯陆大学东欧与东方研究系主席,在北京大学中文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等多所著名大学任客座教授。2008年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就被授予南森奖。2011年受邀担任北京大学第二届 “胡适人文讲座”主讲人。主要著作有《古汉语语法四论》(1981)、《丰子恺—一个有菩萨心肠的现实主义者》(1985)、《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主编)第七卷《语言与逻辑》(1998)等。万群 ----------------------------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史、词汇史。在《中国典籍与文化》《文献语言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语言学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博士学位论文《〈国语〉名动关系研究》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并获得国家社科后期项目资助。近年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已结项),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项(在研);参与(在研)国家重点、重大社科项目2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项。邵琛欣 ----------------------------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史、语言类型学。在《语言科学》《励耘语言学刊》《语言学论丛》《汉语史研究集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1项(在研)、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已结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社科项目多项。

章节目录:
导言第一章否定(Negation)1.1动词性的、名词性的和句子性的否定1.2上古汉语的否定提升1.3恒真体的“未”和句末词“矣”第二章量化(quantification)2.1全称客体量化词2.2主体量化词“皆”和“各”2.3上古汉语中的存在量化2.4关系量化词和比较级2.5限制量化词2.6所谓的形容词性量化词 “凡”2.7有定量化词 “诸”“群”和“众”第三章代词化(pronominalization)3.1反身代词“己”3.2反身代词 “自”3.3疑问代词3.4所谓的代词“者”和连接主从句的“所”第四章条件句(conditionals)4.1上古汉语中的让步从句4.2条件句中的“若”“如”和“则”4.3条件句中的“苟”4.4反事实条件句中的“使”参考文献术语与重要词语索引附录一先秦汉语的名词从何而来?附录二何莫邪先生简介与主要著作目录译者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