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海国宪志——全球化时代的比较宪法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海国宪志——全球化时代的比较宪法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ISBN:9787301343272 条码:9787301343272
作者: 刘晗 著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76.00  折扣价:¥72.20
折扣:0.95 节省了3.8元
字数: 457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81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4-01-15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比较宪法是宪法学重要的知识和方法来源,也是中国宪法发展和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参考。本书秉承客观理解的态度,以回溯宪法理论元问题为起点,以大量一手资料和前沿文献为基础,全面展现全球化进程对世界范围内宪法发展的重大影响,特别是以合宪性审查为中心、宪法解释的跨国交互、司法介入社会争议为特点的总体态势,力图为比较宪法研究的“文档”点击一次“刷新”,为其“地图”点击一次“放大”,为其“软件”启动一次“升级”。

作者简介:
刘晗 安徽蚌埠人,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建设处副处长,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硕士,耶鲁大学法学硕士、博士。著有《合众为一:美国宪法的深层结构》和《想点大事:法律是种思维方式》,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美国比较法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讲授课程《主权与人权》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北京市百名法学英才、美国比较法学会英特玛奖、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士恒青年学者等荣誉奖励。兼任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网络与信息法学会理事、港澳基本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中央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青联委员等。

章节目录:
导论全球化时代的比较宪法

一、 为什么“比较宪法”?

二、 为什么“全球化时代”?

三、 如何“比较宪法”?

四、 本书内容与结构



第一编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章宪法概念与宪法渊源

导言:问题的提出

一、 前提性的问题:何为宪法?

二、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位置:三种理想类型

三、 司法判例、超级立法与宪法惯例

四、 “不成文宪法”学说的实践后果

结语


第二章宪法制定与制宪权

一、 宪法制定的概念与功能

二、 宪法制定的正当性:制宪权

三、 宪法制定的历史实践

四、 宪法制定的程序问题

结语


第三章宪法修正与宪法变迁

一、 修宪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二、 修宪的法律限制:宪法与司法

三、 宪法变迁:超越正式程序的“修宪”

结语



第二编权力机构:理念与实践


第四章横向分权:观念谱系、政体形态与前沿问题

一、 观念谱系:从混合政体到权力分立

二、 概念辨析:分权与制衡

三、 制度模式:总统制、议会制及其融合

四、 超越孟德斯鸠:新发展与新学说

结语


第五章纵向分权:全球化与身份政治的挑战

一、 经典联邦制

二、 离心:分离主义与司法审查

三、 向心:欧盟一体化与宪法化

结语


第六章司法审查权:起源、发展与争议

一、 司法审查的美国起源与全球扩散

二、 模式与类别

三、 理论与争论

四、 前沿问题与挑战

结语


第七章紧急状态权:常规、例外及其区分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紧急状态权的政治—法律结构

三、 紧急状态权的历史实践

四、 限制紧急状态权:政治、宪法与法律

结语:紧急状态的常态化与法治的隐忧




第三编基本权利前沿问题


第八章表达自由:司法保护及其权利限制

一、 表达自由的价值

二、 表达自由保护的范围

三、 表达自由的保护程度:权利冲突与利益平衡

四、 互联网与平台时代的表达自由

结语


第九章堕胎问题:权利交叠、价值平衡与跨国流变

一、 堕胎权运动的兴起与法律化

二、 宪法化的开端与原型:美国与德国

三、 堕胎问题政治化与宪法化的全球扩散

四、 当代堕胎法的类型与实践

结语


第十章同性恋权利:宪法化、国际化及其限度

一、 同性恋权利的合法化与宪法化

二、 同性恋权利教义及其跨国移用

三、 反思同性恋权利宪法化与国际化

结语


第十一章社会经济权利:理论基础与司法审查

一、 社会经济权利法律化的趋势及其内在困境

二、 社会经济权利的现代性背景:世俗化、工业化与自由放任
经济

三、 “社会问题”的两种法律回应: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

四、 社会主义宪法中的社会经济权利理论与保护

结语


结论比较宪法的重新定位与方法论重构

引言

一、 比较宪法学在中国的重要性:历史与当下

二、 域外宪法知识体系的更新

三、 比较宪法学实践价值的可能性

结语:中国比较宪法学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大量一手资料和前沿文献,
全面展现世界范围内的宪法发展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