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英汉笔译教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英汉笔译教程
ISBN:978-7-300-32216-2 条码:
作者: 朱源 李慧明 庞建荣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16
定价: ¥49.00  折扣价:¥44.10
折扣:0.90 节省了4.9元
字数: 28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322162 每包册数: 10
出版日期: 2023-09-15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教材所选的笔译教材内容注重理论密切结合实际,强调双语转换思维的培养,素材兼顾文学性和实用性,纳入不同文体、不同风格、不同语域的文本题材,贴近当前主要的社会需求,教材旨在通过本课程学习,引导学习者熟悉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结合相关的翻译理论,通过对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笔译的基本技巧,并能在翻译实践中恰当地加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双语运用能力以及独立从事英译汉的能力。本书的编写重点是翻译策略及技能应用与翻译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其积累一定的翻译经验。与此同时,扎实的翻译基础,对于促进英语专业其他课程,也大有裨益。

本教材分《英汉笔译教程》 《汉英笔译教程》两个分册。每册共四编:“概说”、“技巧”、“赏析”、“实战”, 即,翻译理论介绍、常用翻译技巧的实例讲解、优秀译作及名家译作赏析和翻译实战精炼。每册共16个单元,每周两学时,使用一个学期。每单元又分为技巧讲解、实战练习和自主训练三个部分。

作者简介:
朱源,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MTI教育中心主任。中国典籍英译研究会理事,李渔研究会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典籍英译,翻译与比较文学。翻译、出版《“人化”与“化人” ——时代视野中的新文化》《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等著作。

章节目录:
第1单元 绪论
1.1 翻译定义
1.2 翻译方法
1.3 翻译类型
1.4 中西翻译思想与理论
1.5 译者素养
1.6 翻译学科
1.7 翻译服务与职业标准
学术英译汉练习
第2单元 英汉语对比
2.1 词汇层面的比较
2.2 句子层面的比较
英汉语对比英译汉练习
第3单元 词语英译汉
3.1 词义选择与引申
3.2 增词法
3.3 减词法
3.4 转换法
3.5 习语的翻译
词语英译汉练习
第4单元 句子英译汉
4.1 定语从句的译法
4.2 长句的译法
4.3 否定句的译法
4.4 容易译错的句子
句子英译汉练习
第5单元 段落英译汉
5.1 英汉段落差异与翻译
5.2 英汉段落翻译中的择词
5.3 文本类型与段落翻译
5.4 段落翻译的过程
5.5 段落长难句常用翻译方法
5.6 段落翻译实例
段落英译汉练习
第6单元 政论英译汉
6.1 政论语篇的文本特征及翻译要旨
6.2 政论隐喻的汉译
6.3 政论语篇常用翻译技巧
政论英译汉练习
第7单元 新闻英译汉
7.1 英语新闻特征
7.2 新闻翻译方法与类别
7.3 新闻标题英译汉
7.4 新闻导语英译汉
7.5 新闻主体英译汉
7.6 新闻结尾英译汉
7.7 新闻词语英译汉
7.8 新闻英译汉实例
新闻英译汉练习
第8单元 文学英译汉
8.1 文学翻译的总体特征与标准
8.2 文学的语体特征与风格的翻译
8.3 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策略
8.4 文学翻译中的选词与词义辨析
8.5 文学对话翻译:准确性与适宜性
8.6 充分发挥译文优势
8.7 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翻译
8.8 文学翻译实例
文学英译汉练习
第9单元 商务英译汉
9.1 精确理解和翻译疑难问题
9.2 市场营销领域英译汉
9.3 翻译商贸沟通材料
商务英译汉练习
第10单元 法律英译汉
10.1 法律英语的特点
10.2 法律英语的一般性术语
10.3 翻译法律文书
法律英译汉练习
第11单元 旅游英译汉
11.1 英语旅游文本的特征
11.2 英语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
11.3 英语旅游文本的翻译方法解析
11.4 本单元小结
旅游英译汉练习
第12单元 科技英译汉
12.1 科技英语语言特征与翻译方法
12.2 科技英译汉实例
科技英译汉练习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第1单元 绪 论
翻译服务于不同语言与文化间交流与传播的需要。中国古代典籍早就有关于翻译活动的记载:“有越裳国以三象胥重译而献白雉。” (《礼记》)最早的笔译记载是越语译成楚语的 《越人歌》(西汉 《说苑·善说》)。西方最早的笔译记载是古罗马人安德罗尼柯 (Andronicus)于公元前250年用拉丁语翻译古希腊语荷马史诗 《奥德赛》。翻译活动在汉代被称为 “译”,在东晋被称为 “翻”,“翻译”连在一起使用始于南北朝时期。“翻译”作为现代汉语词汇具有多种含义:1)翻译行为与活动;2)译者;3)翻译文本。翻译活动按照文本类别可分为:宗教翻译、文学翻译、实用翻译。中西翻译史按照不同时期的翻译特征可有以下分期。王克非的中国翻译史划分如下:1)古代—汉唐佛经翻译;2)中近代—明清科技翻译;3)近代西学翻译;4)现代全方位翻译。谭载喜的西方翻译史划分如下:1)起于公元前3世纪的肇始期 (罗马翻译希腊典籍);2)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期 (《圣经》翻译);3)中世纪期 (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包括大量希腊典籍转译);4)文艺复兴期 (全面翻译,促进欧洲各民族语言的形成);5)近代期 (17世纪—20世纪前期;古典+近当代作品翻译);6)现当代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翻译进展巨大,包括机器翻译)。翻译涉及语言、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以下分节概述。
1.1 翻译定义
翻译的内容包罗万象,翻译的目的和要求多种多样,因此其定义也呈现出共性中的多样性。
语言学派定义: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辞海》)“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了的
东西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Fedolov)
“翻译的定义如下: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 (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卡特福德Catford)
“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本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 Nida)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