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观察:观察学习的艺术与实践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慢观察:观察学习的艺术与实践》一书有力地论证了在各类学习环境中——无论是通识还是专业、正式还是非正式——进行“慢观察”的重要性,揭示了其与教学、学习和知识核心概念的紧密联系。作为一种源自博物馆的实践,“慢观察”正日益显示出其广泛的教育益处。该书主张,通过耐心、沉浸式地关注内容,可以创造出通过快速信息传递无法实现的积极认知机会,从而促进意义建构和形成批判性思维。书中探讨了这一有目的的行为实践在多学科中的应用,引用了视觉艺术、文学、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以真实、原创的场景生动展示了“慢观察”的复杂性及其带来的巨大回报。
|
作者简介: |
作者介绍 沙里·蒂什曼(Shari Tishman)现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研发中心“零点计划”高级研究员、教育学讲师,原“零点计划”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思维与理解能力培养、在“艺术”中学、基于艺术的学习等领域的研究;曾主持多个艺术教育创新项目,如“可视化思维”(Visible Thinking)、“艺术化思维”(Artful Thinking)等,旨在通过艺术深化学习体验,并培养学生的思维与理解能力;合作参与的“走出伊甸园”学习项目(Out of Eden Learn)迄今为止已覆盖60多个国家,累计服务超过30000名青少年,其研究成果对艺术教育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译者介绍 胡泊,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福建省美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规划课题 “‘具身化’美学视域下的美育研究”、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新时代美术馆公共美育人才培训”、国家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美国中小学视觉艺术教育思想研究”等。 王绍祥,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翻译协会副会长,第二至第六届丝绸之路电影节英文字幕主审校、2020世界遗产大会英文标识专家委员会委员。出版译著20多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6篇收录A&HCI、SSCI。主持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1项。 陈丹艺,福建师范大学美育理论与实践方向硕士,参编《大学美育》《新时代美术馆公共美育》等,多篇文章发表于《美术大观》《比较教育研究》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 叶伊婧,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主修方向英语笔译。主要译作:《园艺的科学》(青岛出版社)。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