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
ISBN: 978--
条码:
作者:
彼得·赫斯特洛姆 著 陈云松 范晓光 朱彦 译
相关图书
装订: 平装
印次: 1-1
开本: 大32开
定价:
¥65.00
折扣价:¥58.50
折扣:0.90
节省了6.5元
字数: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4-10-01
内容简介:
“最好为正确的问题寻找一个接近的、可能不是最漂亮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为错误的问题找到一个漂亮的方案。”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社会学理论和研究的解释力提出了较为严肃的质疑。为了回应这些质疑,著名社会学家彼得·赫斯特洛姆在《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中论述了以分析为导向的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基础,主张只有系统地发展社会学理论,才能使其具有解释力和精确性。赫斯特洛姆在本书中探讨了各种行动和互动的机制,并展示了如何在微观和宏观之间,以及理论与实证研究之间建立紧密联系。 《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区别于其他社会学著作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以社会机制为切入点,在中观尺度解释分析社会学的原理,一反近几十年来社会学研究所被诟病的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社会学理论如过于宏观则难以与现实事件关联,若过于微观琐碎则难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杠杆作用。本书所选用的社会机制的方法正处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观尺度,既“小”到解释方式是透明的,又“大”到足够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一个“杠杆”。 除了新颖的理论角度外,本书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其鲜明的写作风格:简洁、有力、明晰。不同于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本书十分短小精悍,作者目标明确,直指主旨,以极强的逻辑性迅速推进,干脆利落,犹如一场“午后暴雨”。 本书于200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翌年即获美国社会学协会詹姆斯·科尔曼图书奖,并被陆续翻译成德语、意大利语、瑞典语,不断吸引着新的读者。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谢林欣然为本书中文版作序。
作者简介:
彼得·赫斯特洛姆 1955年生于瑞典。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牛津大学社会学教授、欧洲社会学协会主席、瑞典社会学协会主席。先后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牛津大学、林雪平大学执教。他与理查德·斯威德伯格于1998年合著的《社会机制:社会理论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章节目录:
陈云松 牛津大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8)。兼任多种知名SSCI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社会学、数字人文、社会心态与传播、社会治理和网络。主要著作包括Understanding China Through Big Data: Applications of Theory-Oriente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Causal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Labor Markets and Beyond、《社会远观:人文社科的大数据视野》,主编《社会科学杂志》,主持汉译《牛津社会学词典》。 范晓光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国际社会学会理性选择研究委员会理事,全球精英数据库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转型与分层、计算社会科学、科学社会学和精英社会学等。主要著作包括《镜中之我:中国社会的主观不平等》《边界渗透与不平等:兼论社会分层的后果》等。 朱彦 牛津大学社会学硕士,任职于上海文广集团,志奋领学者。曾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从事多年新闻记者和编辑工作,参与东方卫视青藏铁路通车、直击日全食等大型直播节目并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上海新闻奖一等奖。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