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术史 - 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术史
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ISBN: | 978-7-300-33433-2 |
条码: | |
作者: |
邵明 康健 欧元捷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0 |
定价: |
¥168.00
折扣价:¥151.20
折扣:0.90
节省了16.8元
|
字数: |
40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334332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5-01-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试图对我国晚清变法至21世纪初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学术成果和基 本发展状况作出简要梳理,包括如下三部分内容:(1)民事诉讼总论,包含民事 诉讼正当程序原理和基本理论等(第一~四章);(2)民事诉讼总则,包含诉讼 主体、诉讼证明等(第五、六章);(3)民事诉讼程序法理,包含争讼、非讼和 执行三大程序法理(第七~九章)。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术史的写作可以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为榜 样:一者讨论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学术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关系,揭示民 事诉讼理论学术发展的原因;二者梳理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成就、治学经验和研究 方法及师承渊源后学。
|
作者简介: |
邵明: 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人文 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马克思 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民事诉讼法学》主要参加者。兼任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 独著《民事诉讼法学》《正当程序中的实现真实———民事诉讼证明法理之现 代阐释》《现代民事诉讼基础理论———以现代正当程序和现代诉讼观为研究视角》 《现代民事之诉与争讼程序法理———“诉·审·判”关系原理》《中国民事诉讼法 学探析》等,参撰《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民事诉讼法》(国家规划教 材)、《民事诉讼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等书。 撰写《论社会主义法与利益分配正义》《论民事诉讼程序参与原则》《论民事 诉讼的比例性》《论民事诉讼安定性原理》《民事诉讼模式重述》《论现代民事诉 讼当事人的主张责任》《论诉的利益》《持经达变:电子证据的“常道”与“变 通”》《论我国和谐社会中的民事调解》《论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之完善》等 论文。
康健: 浙江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在《法律科学》《理论 探索》《山东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
欧元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 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诉讼法学分所访问学者。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理论发展概要 1
一、我国民事诉讼观念与制度史和学术史概要 1
二、民事诉讼法学是关于民事诉讼正当程序的学科 31
三、我国民事审判改革论和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论 46
第二章民事诉讼目的论和价值论的发展 63
一、民事诉讼目的论 63
二、民事诉讼价值论 75
三、民事诉讼比例原则 88
第三章民事诉讼“客体”“启动”理论的发展 92
一、民事之诉论 92
二、诉讼标的论 102
三、民事诉权论 109
第四章民事诉讼“过程”“终结”理论的发展 121
一、民事诉讼安定论 121
二、民事诉讼关系论 128
三、民事诉讼行为论 136
四、既判力论 141
第五章法院与当事人理论的发展 164
一、法院与当事人理论发展概要 164
二、法院民事主管法理与管辖法理研究 165
三、当事人适格理论的发展 183
四、当事人程序基本权论 196
第六章民事诉讼证明理论的发展 202
一、民事诉讼证明理论发展概要 202
二、证明总论 204
三、要件事实论 224
四、证据论 232
五、证明责任论 243
第七章民事争讼程序理论的发展 254
一、民事审级程序法理论 254
二、诉审判关系原理论·法院判决基本模式论·判决正当性原理论 279
三、法院民事判决的合法要件论·基本内容论·法律效力论 287
第八章民事非讼程序理论的发展 298
一、民事非讼事件与民事非讼程序的功能论·目的论·立法论 298
二、民事非讼程序的基本原理论 309
三、民事非讼裁判的效力论和纠正论 321
第九章民事执行程序理论的发展 330
一、民事执行程序理论发展概要 330
二、民事执行程序的基本原理论 332
三、执行权·执行机构·执行当事人法理研究 341
四、执行名义·执行标的·执行措施法理研究 351
五、执行救济论与执行检察监督论 362
主要参考文献 373
|
精彩片段: |
民事诉讼法学是关于国家治理的学科,应当在国家依法治理体系中或者运用 国家治理之道,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进行“治学”“教学”“习学”。《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我们还应当在国际治理和世界治理的“框架”中,对民事诉讼法理进行“治学”“教学”“习学”,“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 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