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光载射频技术原理与仿真 -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光载射频技术原理与仿真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ISBN:9787560674834 条码:
作者: 高永胜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8.00  折扣价:¥36.10
折扣:0.95 节省了1.9元
字数: 208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303页
发行编号:5606 每包册数: 12
出版日期: 2025-1-16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光载射频及其衍生技术的未来应用为目标, 系统地介绍了光载射频技术的基本原理、光通信仿真软件VPI TransmissionMaker的使用方法、常用光电器件的工作特性、典型光载射频技术及系统的仿真过程, 并从数学模型和软件仿真层面对光载射频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全书共4章, 包括绪论、仿真软件、常用光电器件、光载射频技术及系统仿真。其中, 常用光电器件的介绍可为读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光载射频技术及系统仿真能够使读者了解实际光载射频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从而更好地应用光载射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 既有理论性的阐述, 又有实践性的指导, 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也可供微波光子和光载射频技术领域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自学或研究参考。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微波光子学 1
1.2 光载射频技术 2
1.2.1 光载射频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2.2 光载射频系统概述 3
1.2.3 光载射频系统应用 5
1.3 各章节安排 6
参考文献 6
第2章 仿真软件 11
2.1 VPI软件介绍 11
2.2 仿真页面介绍 13
2.3 链路仿真介绍 15
2.4 常规操作介绍 17
2.4.1 扫频操作 17
2.4.2 图像转成数据 18
2.5 本章小结 20
参考文献 20
第3章 常用光电器件 22
3.1 激光器 22
3.1.1 直接调制激光器 23
3.1.2 外部调制激光器 25
3.2 调制器 28
3.2.1 相位调制器 28
3.2.2 马赫-增德尔调制器 29
3.2.3 双驱动马增调制器 34
3.2.4 双平行马增调制器 35
3.2.5 偏振复用马增调制器 37
3.2.6 偏振复用-双平行马增调制器 38
3.2.7 偏振调制器 40
3.3 光电探测器 41
3.3.1 光电探测器概述 41
3.3.2 光电平衡探测器 45
3.4 光纤 47
3.4.1 单模光纤 48
3.4.2 多模光纤 52
3.4.3 偏振保持光纤 52
3.4.4 其他光纤 53
3.5 光放大器 53
3.5.1 光放大器 53
3.5.2 光放大器的工作模式 57
3.5.3 常见光放大器 57
3.5.4 VPI仿真应用 59
3.6 光无源器件 62
3.6.1 光纤连接器 62
3.6.2 光纤准直器 62
3.6.3 2×2光耦合器 63
3.6.4 2×4光耦合器 64
3.6.5 光衰减器 65
3.6.6 光隔离器 65
3.6.7 光滤波器 66
3.6.8 光波分复用器与光解波分复用器 68
3.6.9 光开关 69
3.6.10 光环形器 70
3.6.11 起偏器 70
3.6.12 偏振光分束器与偏振光合束器 71
3.6.13 偏振控制器 72
3.6.14 光延时线 73
3.7 电器件 74
3.7.1 电衰减器 74
3.7.2 电功分器 75
3.7.3 电桥 76
3.7.4 电放大器 78
3.7.5 电滤波器 79
3.7.6 电耦合器(电加法器) 80
3.8 测试类仪器 81
3.9 本章小结 106
参考文献 106
第4章 光载射频技术及系统仿真 111
4.1 常见的电光调制方式 111
4.1.1 相位调制 111
4.1.2 双边带调制 114
4.1.3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117
4.1.4 单边带调制 119
4.1.5 抑制载波单边带调制 121
4.2 RoF系统噪声 123
4.2.1 RoF噪声的种类及特性 124
4.2.2 RoF系统噪声仿真 127
4.3 RoF(正交点IMDD)的主要技术指标 138
4.3.1 系统增益 138
4.3.2 噪声系数 145
4.3.3 动态范围 146
4.4 RoF中MZM偏压点对系统的影响 149
4.4.1 RoF中MZM偏压点对噪声的影响 150
4.4.2 RoF中MZM偏压点对IMD3、IMD2、基波的影响 153
4.4.3 案例总结 155
4.5 RoF平衡探测技术 156
4.5.1 正交MZM双输出方案 156
4.5.2 低偏置并联MZM方案 162
4.5.3 案例总结 167
4.6 基于DPMZM的三阶交调失真抑制方法 168
4.6.1 方案原理 168
4.6.2 仿真与分析 170
4.6.3 案例总结 174
4.7 基于PDM-DPMZM的二阶、三阶交调同时抑制方法 175
4.7.1 方案原理 175
4.7.2 仿真与分析 177
4.7.3 案例总结 186
4.8 光纤色散导致的输出信号功率周期性衰落 187
4.8.1 功率周期性衰落原理 187
4.8.2 抑制功率周期性衰落的经典方法 189
4.8.3 仿真和分析 191
4.8.4 案例总结 194
4.9 本章小结 195
参考文献 195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