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5G移动通信系统(新形态教材) -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立项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5G移动通信系统(新形态教材)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立项教材
ISBN:9787560674872 条码:
作者: 李晓辉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5.00  折扣价:¥42.75
折扣:0.95 节省了2.25元
字数: 264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389页
发行编号:5606 每包册数: 9
出版日期: 2025-1-20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紧密结合5G移动通信系统架构和技术的发展, 从5G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网络架构和接口、 空口规范和传输过程、 基于服务的核心网功能以及5G承载网等方面入手, 对5G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规范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并且给出了5G向5.5G和6G演进的发展过程。
本书共10章, 第1章和第2章分别介绍了5G发展历程和网络架构, 在此基础上, 第3章到第8章重点阐述了5G接入网、 核心网和承载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与标准规范, 第9章和第10章分别是5.5G和6G展望。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 叙述深入浅出。 通过本书的学习, 读者可以对5G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 网络架构以及核心技术有深入的理解, 更好更快地开展5G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
本书采用新形态教材的形式, 配有教学大纲、 PPT、 视频、 习题和答案等数字资源, 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通信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1章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1
1.1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
1.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1
1.1.2 从1G到5G 2
1.1.3 我国的移动通信发展 7
1.2 5G应用场景及性能指标 8
1.2.1 5G应用场景 8
1.2.2 关键性能指标 9
1.3 移动通信标准化 10
1.3.1 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 10
1.3.2 5G移动通信的演进 12
1.4 6G展望 13
本章小结 15
习题 15
第2章 5G整体架构和接口 16
2.1 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17
2.1.1 移动通信总体架构 17
2.1.2 4G移动通信系统架构 17
2.1.3 5G移动通信系统架构 18
2.1.4 NSA和SA架构 20
2.2 5G核心网 24
2.2.1 SBA基于服务的5G网络架构 24
2.2.2 5G核心网与4G核心网的区别 25
2.2.3 5G核心网的主要特性 26
2.3 5G接入网 28
2.3.1 5G接入网架构 28
2.3.2 CU/DU分离 29
2.4 5G网络接口 30
2.4.1 NG接口的功能 31
2.4.2 Xn接口的功能 32
2.4.3 F1接口的功能 32
2.4.4 E1接口的功能 32
2.4.5 Uu接口的功能 32
2.5 5G承载网 33
2.6 其他新型网络架构 35
2.6.1 D2D通信 35
2.6.2 无蜂窝结构 36
本章小结 38
习题 38
第3章 无线空口技术 39
3.1 5G空口技术概述 40
3.2 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42
3.2.1 信道编码技术 42
3.2.2 调制技术 54
3.2.3 自适应编码调制 57
3.3 OFDM技术及5G新波形 58
3.3.1 OFDM基本原理 59
3.3.2 OFDM的IFFT实现 60
3.3.3 OFDM关键技术 61
3.3.4 5G新波形技术 65
3.4 多址接入技术 69
3.4.1 多址接入技术概述 69
3.4.2 OFDMA和SC-FDMA 70
3.4.3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72
3.5 新型天线技术 73
3.5.1 大规模MIMO技术 73
3.5.2 毫米波波束管理技术 76
3.5.3 智能反射面 80
3.5.4 轨道角动量 81
3.6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 81
本章小结 85
习题 85
第4章 5G NR技术规范 86
4.1 5G NR技术规范概述 87
4.1.1 5G NR系列规范 87
4.1.2 5G的频谱规划 88
4.2 帧格式 90
4.2.1 帧结构 90
4.2.2 帧结构的参数集 91
4.2.3 资源格和资源块 94
4.3 5G信道及映射关系 95
4.3.1 下行物理信道与物理信号 96
4.3.2 上行物理信道 97
4.3.3 参数集支持信息 97
4.4 物理层资源 98
4.4.1 5G NR时间单位 98
4.4.2 带宽部分 98
4.4.3 天线端口 99
4.5 RRC连接控制 99
4.5.1 UE状态 99
4.5.2 连接建立 100
4.5.3 连接暂停和释放 101
4.5.4 连接恢复 101
本章小结 101
习题 101

第5章 5G物理层传输过程 102
5.1 物理层传输的一般过程 103
5.1.1 物理层传输的一般过程 103
5.1.2 5G NR的编码方案 103
5.1.3 5G NR的调制技术 104
5.1.4 序列生成 104
5.1.5 OFDM符号生成和天线映射 105
5.2 小区搜索和选择 105
5.2.1 小区搜索过程 106
5.2.2 小区选择与重选 114
5.3 随机接入过程 118
5.3.1 随机接入前导 118
5.3.2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121
5.3.3 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122
5.3.4 5G NR两步法随机接入过程 122
5.3.5 两步法与四步法接入选择 123
5.4 功率控制 123
5.4.1 上行功率控制 123
5.4.2 下行功率分配 126
5.5 波束管理 127
5.5.1 波束管理概述 127
5.5.2 波束管理过程 128
5.5.3 波束测量 129
5.5.4 波束上报 130
5.5.5 波束指示 130
5.5.6 波束恢复 130
5.6 HARQ技术 131
5.6.1 HARQ总体介绍 131
5.6.2 基于CBG的HARQ 134
5.7 定位技术 136
本章小结 137
习题 137
第6章 5G网络关键技术 138
6.1 引 言 138
6.2 SDN与NFV 139
6.2.1 SDN与NFV概述 139
6.2.2 SDN的工作原理 140
6.2.3 NFV编排和功能分拆 142
6.2.4 基于NFV和SDN的5G网络部署 144
6.3 云计算和MEC 146
6.3.1 云计算与MEC概述 146
6.3.2 MEC网络架构 151
6.3.3 MEC的应用 154
6.4 网络切片 155
6.4.1 网络切片架构 155
6.4.2 网络切片管理 157
6.4.3 服务等级协议保障 160
本章小结 162
习题 162
第7章 5G核心网架构和功能 163
7.1 5G核心网架构 163
7.2 5G核心网功能 164
7.3 核心网的主要流程 166
7.3.1 5G网络标识 166
7.3.2 注册流程 169
7.3.3 业务会话流程 173
7.4 5G QoS机制 176
7.4.1 QoS控制机制 178
7.4.2 反射QoS控制 179
本章小结 181
习题 181
第8章 5G承载网 182
8.1 承载网概述 183
8.1.1 承载网的基本概念 183
8.1.2 5G承载网需求 184
8.1.3 无线接入网对承载网的影响 186
8.1.4 核心网对承载网的影响 187
8.2 承载网的关键技术 188
8.2.1 隧道技术 189
8.2.2 VPN技术 191
8.2.3 FlexE与切片技术 192
8.2.4 IFIT与可靠性技术 192
8.3 我国5G承载网部署 193
本章小结 194
习题 194
第9章 5G-Advanced 195
9.1 5G-Advanced发展驱动力 196
9.2 5G-Advanced应用场景 196
9.2.1 实时交互沉浸式业务 197
9.2.2 广域大上行业务 198
9.2.3 工业互联 198
9.2.4 通感算一体化 199
9.2.5 低成本全场景物联 201
9.2.6 空天地一体化 202
9.3 5G-Advanced关键技术 203
9.3.1 网络关键技术方向 203
9.3.2 终端关键技术方向 211
9.3.3 云/边关键技术方向 214
9.3.4 端到端运维关键技术方向 215
9.3.5 绿色节能关键技术方向 217
本章小结 218
习题 218
第10章 6G愿景和关键技术 219
10.1 6G愿景和驱动力 220
10.1.1 6G愿景概述 220
10.1.2 6G典型应用 221
10.1.3 6G关键能力指标 223
10.2 6G网络框架 225
10.2.1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227
10.2.2 确定性网络 228
10.2.3 承载及运营网络 230
10.3 6G关键技术 234
10.3.1 6G无线空口技术 234
10.3.2 终端关键技术 241
10.3.3 安全架构及关键技术 243
本章小结 245
习题 245
缩略词表 246
参考文献 255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