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
|
ISBN: | 978-7-5598-7586-0 |
条码: | |
作者: |
(美)陈美凤 著,赵珊 译
相关图书
|
装订: | 精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89.00
折扣价:¥84.55
折扣:0.95
节省了4.4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5-02-01 |
|
内容简介: |
一本对晚清民国纳妾法律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的妇女史、法律史著作,立足于司法机构会议记录,不同地区出版的期刊,以及581起涉及妾的法庭案件记录,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呈现了妾在社会、家庭中的百态,展演了妾这一群体在法庭上捍卫自身权益的戏剧性故事,对20世纪中国法律对妇女及其家庭的实际意义进行了生动描述。同时,作者以性别、家庭、法制、社会文化等视野切入,联通法律史与妇女史,探索了法律制度的变化是如果作用于妾及其家庭的,以及其带来了怎样的婚姻乃至家庭关系变革,反映了一夫一妻制和性别平等观念在中国的变化与普及。
|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美)陈美凤(Lisa Tran),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学(中国史研究方向)博士。现任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的妇女和法律等。 译者简介 赵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师从黄宗智教授。现任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讲师,国际学刊Rural China执行编辑。主要研究兴趣为历史社会法学和商会史,曾在Modern China、《开放时代》、《东南学术》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
章节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法律和社会历史中的纳妾 跨文化翻译 身份和自主性 法律是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反映 法律方法 研究概况 资料来源 第二章 民国早期法律中的纳妾 法律和习俗 民国早期:清代到国民党法律的桥梁 民国早期法律中纳妾与婚姻的区别 纳妾的法律适用 地方审判厅的混乱 民法中的妻妾并论 第三章 民国中期法律中的纳妾 纳妾作为通奸的法律建构 妾作为家属的法律建构 第四章 民国早期和中期法律中家属的利益 任意驱逐 扶养 第五章 民国早期和中期法律中的脱离关系和扶养 妾脱离关系的权利 脱离关系后的扶养 第六章 民国早期和中期法律中婚姻和纳妾的界限 社会实践中的仪式 民国早期法律中的仪式 民国早期纳妾的法律空间 1929—1930年民法典中的仪式 从同意到共犯 第七章 法律形式主义意外承认纳妾构成重婚 妾被赋予妻的身份 仪式要求和地方风俗 没有仪式,就没有婚姻 动机和利益 第八章 法律实用主义下的纳妾 比较视野下的婚姻和婚姻立法 纳妾作为重婚的法律建构 事实婚姻与同居的法律区别 作为事实婚姻的纳妾 第九章 法律实用主义下的纳妾案件处理 已有的纳妾案件 新的纳妾案件 离婚 宣传与现实 纳妾的消失? 结 论 纳妾 妾 法律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