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基于生物材料构筑的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以水中的Pb2+的去除为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基于生物材料构筑的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以水中的Pb2+的去除为例
ISBN:978-7-301-35416-2 条码:9787301354162
作者: 李翠 著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 开本:32开
定价: ¥68.00  折扣价:¥64.60
折扣:0.95 节省了3.4元
字数: 150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136页
发行编号:730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4-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生物炭功能化改性、重金属吸附行为与机理的研究,得到了能够同时兼顾吸附性能和吸附速率的氢氧化钾活化和纳米复合两类功能化改性方法,为生物炭吸附剂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全书共分6章内容,具体包括:绪论、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功能化改性与表征、功能化改性前后生物炭对Pb2+的吸附性能、改性前后生物炭吸附Pb2+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机理、生物炭官能团改性吸附Pb2+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结论与展望。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知识拓展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1章 绪论……………………………………………………………………… 11.1 重金属废水及其处理技术 ……………………………………………… 11.1.1 我国的重金属水污染现状 ………………………………………… 11.1.2 重金属的性质与危害 ……………………………………………… 21.1.3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 61.2 生物炭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 ……………………………………… 91.2.1 生物炭的性质……………………………………………………… 101.2.2 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111.2.3 生物炭的应用……………………………………………………… 121.3 生物炭吸附剂研究进展………………………………………………… 141.3.1 生物炭吸附剂的发展历程…………………………………………… 141.3.2 生物炭吸附剂的改性方法及性能………………………………… 171.3.3 生物炭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因素…………………………………… 201.3.4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 221.4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25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51.4.2 研究内容…………………………………………………………… 261.4.3 研究创新点………………………………………………………… 27第2章 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功能化改性与表征 ……………………………… 282.1 生物炭制备及功能化改性方法………………………………………… 282.1.1 生物炭的制备……………………………………………………… 282.1.2 氧化生物炭的制备………………………………………………… 282.1.3 氢氧化钾活化生物炭的制备……………………………………… 292.1.4 磁性生物炭的制备………………………………………………… 292.1.5 纳米复合生物炭的制备…………………………………………… 292.2 生物炭及功能化改性生物炭制备机理………………………………… 292.2.1 生物炭制备机理…………………………………………………… 292.2.2 氧化生物炭制备机理……………………………………………… 302.2.3 氢氧化钾活化生物炭制备机理…………………………………… 302.2.4 磁性生物炭制备机理……………………………………………… 312.2.5 纳米复合生物炭制备机理………………………………………… 322.3 生物炭及功能化改性生物炭的表征…………………………………… 32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2.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2.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2.3.4 比表面积分析……………………………………………………… 36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372.4 本章小结………………………………………………………………… 41第3章 功能化改性前后生物炭对Pb2+的吸附性能………………………… 433.1 吸附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433.1.1 生物炭……………………………………………………………… 433.1.2 氧化生物炭………………………………………………………… 443.1.3 氢氧化钾活化生物炭……………………………………………… 453.1.4 磁性生物炭………………………………………………………… 453.1.5 纳米复合生物炭…………………………………………………… 463.2 溶液pH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473.2.1 铅离子化学形态及饱和指数理论计算…………………………… 473.2.2 生物炭……………………………………………………………… 493.2.3 氧化生物炭………………………………………………………… 493.2.4 氢氧化钾活化生物炭……………………………………………… 503.2.5 磁性生物炭………………………………………………………… 513.2.6 纳米复合生物炭…………………………………………………… 513.3 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523.3.1 生物炭……………………………………………………………… 523.3.2 氧化生物炭………………………………………………………… 533.3.3 氢氧化钾活化生物炭……………………………………………… 543.3.4 磁性生物炭………………………………………………………… 543.3.5 纳米复合生物炭…………………………………………………… 543.4 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573.4.1 生物炭……………………………………………………………… 573.4.2 氧化生物炭………………………………………………………… 583.4.3 氢氧化钾活化生物炭……………………………………………… 583.4.4 磁性生物炭………………………………………………………… 583.4.5 纳米复合生物炭…………………………………………………… 593.5 循环使用性能考察……………………………………………………… 603.6 本章小结………………………………………………………………… 61第4章 改性前后生物炭吸附Pb2+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机理…………… 634.1 吸附动力学……………………………………………………………… 634.1.1 生物炭的吸附动力学……………………………………………… 634.1.2 氧化生物炭的吸附动力学………………………………………… 654.1.3 氢氧化钾活化生物炭吸附动力学………………………………… 674.1.4 磁性生物炭的吸附动力学………………………………………… 694.1.5 纳米复合生物炭的吸附动力学…………………………………… 714.2 吸附等温线……………………………………………………………… 734.2.1 生物炭的吸附等温线……………………………………………… 744.2.2 氧化生物炭吸附等温线…………………………………………… 754.2.3 氢氧化钾活化生物炭的吸附等温线……………………………… 774.2.4 磁性生物炭吸附等温线…………………………………………… 784.2.5 纳米复合生物炭的吸附等温线…………………………………… 804.3 吸附热力学……………………………………………………………… 824.3.1 氧化生物炭的吸附热力学………………………………………… 824.3.2 氢氧化钾活化生物炭的吸附热力学……………………………… 834.3.3 磁性生物炭的吸附热力学………………………………………… 844.3.4 纳米复合生物炭的吸附热力学…………………………………… 854.4 本章小结………………………………………………………………… 86第5章 生物炭官能团改性吸附Pb2+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895.1 生物炭吸附Pb2+的DFT 研究 ……………………………………… 895.1.1 生物炭表面的DFT计算分析 …………………………………… 895.1.2 生物炭吸附Pb2+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 925.2 官能团改性生物炭吸附Pb2+的DFT 研究 ………………………… 975.2.1 官能团改性生物炭表面的DFT计算分析 ……………………… 975.2.2 官能团改性生物炭吸附Pb2+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 1035.3 本章小结 ……………………………………………………………… 108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106.1 结论 …………………………………………………………………… 1106.2 展望 …………………………………………………………………… 111参考文献………………………………………………………………………… 113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