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清史(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文库)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简明清史(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文库)
|
ISBN: | 978-7-300-33825-5 |
条码: | |
作者: |
戴逸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96.00
折扣价:¥356.40
折扣:0.90
节省了39.6元
|
字数: |
773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1040页
|
发行编号: | 338255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5-04-15 |
|
内容简介: |
本书分为两册,编写工作历时七年,分别初版于1980年和1984年,是我国较早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南,全面、系统阐释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历史的专著。本书资料翔实、观点明确、叙事清晰、语言质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科清史教材和清史学习入门书中的权威之作,影响深远。
|
作者简介: |
戴逸(1926-2024),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6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2002年8月至今,担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3年12月,获得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戴逸教授最初从事中国革命史、近代史研究,后从事清史研究,是清史学科开创者之一。他勤于笔耕,著作等身,据不完全统计,个人撰写或主编的著作有四十余部,代表作包括《中国近代史稿》《简明清史》《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乾隆帝及其时代》《履霜集》《语冰集》《涓水集》《繁露集》《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戴逸卷》《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清通鉴》等,发表文章800余篇。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满族的兴起与后金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章第一节 十七世纪前期的世界与中国
第二节 满族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内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满族的兴起和后金政权的建立
第四节 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第五节 后金的政治改革和对明战争
第二章 清军入关镇压农民起义与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第一节 清军入关与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第二节 大顺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
第三节 大西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
第四节 郑成功领导的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
第三章 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及早期的统治政策
第一节 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满汉地主阶级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清初的经济政策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第四章 十七世纪后半期的唯物主义进步思潮
第一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的进步思潮是时代的产物
第二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进步思潮的内容
第五章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及其政权机构
第一节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第二节 清朝封建皇权的加强及其政权组织
第三节 清朝的军队和法律
第六章 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租赋制度
第一节 清王朝的农业政策和水利建设
第二节 赋役制度的改革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第四节 封建的土地占有和地租剥削
第七章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一节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节 城市和商业
第八章 清代的阶级结构和十八世纪前期的阶级斗争
第一节 阶级和等级
第二节 宗族制度
第三节 康熙中叶至乾隆中叶的阶级斗争
第四节 民间宗教和秘密组织
第五节 康雍时期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
第九章 沙俄早期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第一节 沙俄武装入侵我国东北
第二节 雅克萨战争和 《中俄尼布楚条约》
第三节 《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的签订和外国利用宗教侵略中国
第四节 天主教会的侵略活动和清政府禁止传教
第十章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一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一节 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割据势力统一漠北地区
第二节 清政府再平准噶尔及其对西藏、青海地区的管辖
第三节 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
第四节 清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及其对西藏政治
与宗教制度的改革
第五节 清政府的民族统治政策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第十一章 清朝的文化政策和汉学的发展
第一节 清朝的文化统治政策
第二节 汉学的盛行
第十二章 清代前期的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第一节 清代的文学艺术
第二节 科学与技术
第十三章 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统治阶级日益腐朽
第一节 土地兼并 人口增长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腐朽
第十四章 以白莲教为主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第一节 十八世纪下半期各族人民的起义
第二节 川楚陕白莲教起义
第三节 十九世纪前期各族人民的抗清斗争
第十五章 十九世纪前期的社会思潮
第一节 乾嘉汉学的衰落与今文经学的兴起
第二节 杰出思想家龚自珍和魏源
第十六章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第一节 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贸易关系
第二节 罪恶的鸦片贸易
|
精彩片段: |
清王朝是以我国少数民族满族上层为主体而建立的封建统治机构,是中国悠久历史上许多封建君主专制王朝中的最后一个。它统治了辽阔广大的中国达二百六十八年之久。当一六四四年(清顺治元年)清朝统治者入关,窃夺了明末农民战争的果实,建立起对全国统治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处在封建社会的后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清朝统治至十八世纪中叶达到鼎盛时期。在广阔的版图内,中国各民族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高峰。随之,由于封建社会的内部矛盾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封建统治发生了危机,十八世纪末,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全国。清朝统治,由盛转衰。这时,西欧国家早已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跨进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外疯狂地掠夺殖民地,封建的中国成了它们重要的掠夺对象。一八四年(清道光二十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武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逐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史时期。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历史的长河,激流澎湃、汹涌向前。这二百六十八年不仅仅是爱新觉罗王朝崛起、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而首先是伟大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发展史、创造史、斗争史。在这段漫长、崎岖的历史程途上,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苦难和挫折,提出了美好的理想和希望,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战斗。人民群众在最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给后代留下了极其丰富宝贵的遗产。这二百六十八年间,出现了多少激昂慷慨、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产生了多少坚强、勇敢、勤劳、智慧的优秀人物,创造了多少光辉灿烂的经济、文化成果,遗留下多少生动丰富的经验教训。它是中国悠久历史上的重要篇章,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转折,是中国人艰苦战斗、暗中摸索、穿过迷雾,通向未来胜利的阶梯。清代历史离我们的时间很近,和现实斗争的关系极为密切,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研究。
本书的范围从满族的先世和满族的兴起开始,叙述到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为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历史时期,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本不同于清代的前期和中期。目前已出版了各种比较详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在基本内容上,本书结束之后,可以和这些近代史著作相衔接。
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的先世在遥远的古代就和中原地区有密切的联系。据最新的考古消息:在黑龙江右岸呼玛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人民公社境内,首次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距今一万多年,出土石器一千零七十件,类型和加工技术与华北地区的一些旧石器有许多相似和相同之处。
十七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大斗争、大动荡的社会条件和瞬息万变的政治风云,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斗争的发展,出现了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为代表的一代杰出思想家。他们治学的规模宏伟博大,以犀利的笔锋,奔放的激情,抒发了深刻而新颖的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形成了与宋明以来陈腐反动理学相对立的、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的新思潮、新学风,谱写下我国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章。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