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
|
ISBN: | 7-5606-1313 - 6 |
条码: | |
作者: |
张小虹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19.00
折扣价:¥18.05
折扣:0.95
节省了0.95元
|
字数: |
432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584A0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4-07-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作为《信号与系统》一书的姊妹篇,对《信号与系统》一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归纳、集中和概括。对《信号与系统》一书中的习题进行了详细、严谨的解答。在给出的题解中,注重经典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不仅有传统的计算解,而且有一定量的MATLAB解。通过经典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系统地将“信号、系统”融为一体,用新的视角描述了信号、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本书概念清楚、系统性强、特色鲜明,适用于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要求。 本书可作为高校电子信息类、通信技术等专业的配套教材。对于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HK]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 1 章 信号与系统 1
1.1 基本概念、重点与难点 1
1.1.1 信号与系统概述 1
1.1.2 信号及其分类 1
1.1.3 典型信号 2
1.1.4 连续信号的运算 4
1.1.5 连续信号的分解 5
1.1.6 系统 5
1.1.7 系统的分类 5
1.1.8 LTI系统分析方法 6
1.2 习题解答 7
第 2 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7
2.1 基本概念、重点与难点 17
2.1.1 LTI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经典解法 17
2.1.2 LTI系统的算子符号表示与传输算子 18
2.1.3 LTI因果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18
2.1.4 LTI因果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19
2.1.5 卷积及其性质 19
2.1.6 LTI因果系统的全响应及其分解 21
2.2 习题解答 22
第 3 章 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表示与分析 36
3.1 基本概念、重点与难点 36
3.1.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 36
3.1.2 周期信号的对称性 37
3.1.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傅里叶变换 38
3.1.4 傅里叶变换性质及定理 39
3.1.5 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39
3.1.6 无失真传输系统 40
3.1.7 理想低通滤波器与物理可实现系统 41
3.1.8 时域采样与恢复(插值) 42
3.1.9 相关 43
3.1.10 能量谱和功率谱 45
3.2 习题解答 46
第 4 章 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复频域表示与分析 85
4.1 基本概念、重点与难点 85
4.1.1 拉普拉斯变换 85
4.1.2 拉普拉斯变换性质(定理) 86
4.1.3 拉普拉斯反变换 87
4.1.4 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法 88
4.1.5 系统函数与复频域分析法 89
4.1.6 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及信号流图 91
4.1.7 LTI连续系统的稳定性 94
4.2 习题解答 95
第 5 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28
5.1 基本概念、重点与难点 128
5.1.1 离散序列与基本运算 128
5.1.2 LTI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130
5.1.3 LTI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130
5.1.4 离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131
5.1.5 离散序列卷积(和) 132
5.1.6 离散系统的完全响应与系统特性 133
5.2 习题解答 135
第 6 章 Z变换与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 156
6.1 基本概念、重点与难点 156
6.1.1 Z变换的定义 156
6.1.2 Z变换收敛区及典型序列Z变换 156
6.1.3 Z变换的性质与定理 157
6.1.4 逆Z变换 158
6.1.5 离散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159
6.1.6 离散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159
6.1.7 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160
6.1.8 离散系统的模拟与信号流图 161
6.2 习题解答 164
第 7 章 状态变量分析法 192
7.1 基本概念、重点与难点 192
7.1.1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 192
7.1.2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s域分析法 194
7.1.3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建立 194
7.1.4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z域分析法 195
7.1.5 系统的可控制性与可观测性 196
7.2 习题解答 197
附录 224
附录A 连续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测试题 224
A.1 测试题(一) 224
A.2 测试题(二) 225
附录B 连续信号与系统频域分析测试题 229
B.1 测试题(一) 229
B.2 测试题(二) 232
附录C 连续信号与系统复频域分析测试题 234
C.1 测试题(一) 234
C.2 测试题(二) 235
C.3 测试题(三) 237
附录D 连续信号与系统综合分析测试题(期中测试) 239
D.1 测试题(一) 239
D.2 测试题(二) 241
附录E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Z变换与状态变量分析法测试题 244
E.1 测试题(一) 244
E.2 测试题(二) 246
E.3 测试题(三) 247
附录F 信号与系统模拟试卷(期末考试) 249
F.1 模拟试卷(一) 249
F.2 模拟试卷(二) 251
F.3 模拟试卷(三) 253
附录G 信号与系统(含电路)仿真考研试卷 255
G.1 仿真考研试卷(一) 255
G.2 仿真考研试卷(二) 258
附录答案 261
附录A 连续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测试题答案 261
A.1 测试题(一) 261
A.2 测试题(二) 262
附录B 连续信号与系统频域分析测试题答案 263
B.1 测试题(一) 263
B.2 测试题(二) 264
附录C 连续信号与系统复频域分析测试题答案 265
C.1 测试题(一) 265
C.2 测试题(二) 266
C.3 测试题(三) 267
附录D 连续信号与系统综合分析测试题(期中测试)答案 268
D.1 测试题(一) 268
D.2 测试题(二) 270
附录E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Z变换与状态变量分析法测试题答案 271
E.1 测试题(一) 271
E.2 测试题(二) 272
E.3 测试题(三) 273
附录F 信号与系统模拟试卷(期末考试)答案 275
F.1 模拟试卷(一) 275
F.2 模拟试卷(二) 276
F.3 模拟试卷(三) 278
附录G 信号与系统(含电路)仿真考研试卷答案 280
G.1 仿真考研试卷(一) 280
G.2 仿真考研试卷(二) 281
参考文献 284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本书是《信号与系统》一书的姊妹篇。本书立足实践,着眼自学,与《信号与系统》教材配合使用相得益彰。 本书 以基本理论为主线,对《信号与系统》一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归纳、集中和概括。对《信号与系统》一书中的习题进行了精当的解答。在本书的指导下,能够更加系统地将“信号、系统”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为全面理解与掌握这门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概念清楚、系统性强、特色鲜明。尤其是现代教学思想与工具的引入,对于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不仅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配套教材,也可作为自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配套教材。对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本有益的自学用书和实用的参考资料。 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了接受对象的不同专业,以及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在选择重点和难点时,既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精神、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反映了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实践,对组织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参考有益。同时也为需要深入了解相关知识的读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奠定了基础。 本书在内容的组织上,在与先期出版的《信号与系统》一书配套的前提下,在附录中增加了阶段测试和考研模拟题,便于读者自测和检查对本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的陆士元副教授,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的张为民等同志。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岳振军教授,王丽娟、王友军副教授,孙镇、许胜华、刘春林、贾永兴、李宁、余远德等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编者在此对大家的关心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与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