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学指导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学指导
ISBN:7-81045-339-4/B.5 条码:
作者: 符丕大主编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2-16 开本:大32开
定价: ¥13.50  折扣价:¥11.21
折扣:0.83 节省了2.295元
字数: 304千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373页
发行编号:B0339B1 每包册数: 10
出版日期: 2006-0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三、努力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章 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四、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的物质性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
二、意识的本质
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四、意识和人工智能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由长期的科学和哲学发展证明的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二、联系的多样性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一、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四、内容和形式
五、现象和本质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一、实践的性质和基本形式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三节 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第四节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五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
三、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六章 社会基本结构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一节 社会基本结构
一、社会的经济结构
二、社会的政治结构
三、社会的意识结构
第二节 社会形态的划分
一、经济社会形态
二、技术社会形态
第三节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一、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三、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第二节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第三节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节 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四、无产阶段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五节 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的本质
二、科学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和科学的社会功能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节 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交往概念的含义和界定
二、交往形式和交往类型
三、交往的社会作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社会进步
一、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
二、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三、社会进步的标准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对人的本质的探索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三、人的社会性
第三节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一、人的社会价值和自价值
二、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途径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四节 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二、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三、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
练习题
参考答案
编后说明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