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十版)(社会学译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社会学(第十版)(社会学译丛)
|
ISBN: | 7-300-03194-3 |
条码: | |
作者: |
[美]戴维.波普诺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 |
印次: | 1-1 |
开本: | 16 |
定价: |
¥68.00
折扣价:¥61.20
折扣:0.90
节省了6.8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C0177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08/01/1999 00:00:00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教科书的权威读本,已出版第十版。该书涵盖了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包含社会学原理,如,社会、社会组织与个人、人的社会化、越轨、犯罪和社会控制;社会的分层研究,包括社会阶级与贫困问题,民族、种族和少数民族问题,年龄和性别问题等。这些是美国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本书还讨论了“社会设置”,包括家庭、教育、宗教、权力和政府、经济与劳动;讨论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包括人口与生态,城市、城市化与社会变迁、社会和文化变迁。 书中对各问题由浅入深的个案的分析方法对社会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书中所关注的问题,虽是以美国社会为范本,但对改革中的中国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
作者简介: |
戴维·波普诺(David Popenoe)是位于新布伦瑞克的新泽西州立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的社会学教授和副院长,拉特杰尔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社会学教授,拉特杰尔社会学系前系主任、学生指导委员会主席。他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家庭、社区变迁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发表过大量的论著,其中最近的一本是:《家巢的扰动: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变迁及其衰落》。其他主要著作涉及个人幸福、公众境况、城市郊区环境等。 波普诺出生于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大学毕业于俄亥俄州安提阿学院,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学术生涯是从城市规划领域开始的。此后,波普诺教授曾在拉特杰尔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担任研究指导,在该大学除了开设社会学导论性课程外,还讲授城市社会学、婚姻与家庭社会学、城市规划、环境社会学、斯堪的纳维亚社会、比较社会制度、社会变迁和社会理论。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译者序言 社会学学科在祖国大陆的恢复,从1979年算起,至今已有整整20年了。然而,提起社会学,不少人还是会反问道:“什么是社会学?”可见,迄今为止,社会学的知识在祖国大陆还不很普及。 尽管我们可以给社会学下一些精确的定义,但是,要真正理解社会学的精髓,最好还是和经 济学作个对比。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经济行为的。所谓经济行为是以追求经济利益或利润为目标的行为。经济学的目标是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或简称“效率”。与此相对应,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行为,所谓社会行为是影响社会利益的行为。社会学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核心问题,讲的是社会公平或社会公正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学追求的核心目标。追求效率和实现公平,两者缺一不可。这里所说的社会公平是广义的社会公平,例如,它包括调整贫富差距、建立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治理贫困、消除犯罪、保护环境等等。因此,社会学在实现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追求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如果说,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前20年(1979-1999年)遇到的主要是经济发展的问题,那么,它的后20年遇到的将主要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社会学在中国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为向社会各界提供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笔者特组织和翻译了美国戴维·波普诺教授所撰写的社会学教材。波普诺教授的这本《社会学》自1971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美国各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的青睐,该书成为美国社会学课堂上最为流行的教材。波普诺教授本人也不断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该书加以改进,迄今为止,该书已经出版了十版。在得知我们翻译该书第十版时,波普诺教授还很高兴地为我们写来“中文版序言”。 本书的翻译出版是群体力量合作之结果。笔者所组织的译者,除陈运辉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讲师外,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师和博士、硕士毕业生,其中很多毕业生都在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单位工作。他们能放下自己手头繁忙的研究工作而全心致力于本书的翻译,此种敬业精神正是本书可靠的翻译质量之保证。刘精明和郑路两位同志协助笔者对全书作了大量的校对和整理工作,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两人的尽心尽职才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们还得益于诸多同志的关心和支持。郑也夫教授、沈原研究员、何光沪研究员为本 书的翻译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王爱玲编辑和洪大用同志在笔者外出讲学期间,曾帮助我作过许多翻译进程中的协调工作;冯仕政同志协助查对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原文,并做过不少联系工作;赵斌同志对某些章节的译文提出过修改意见;特别是本书的责任编辑 潘宇同志为本书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在此,我代表所有的译者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各章的具体分工情况是: 译者序言:李强; 中译本序言:陈翔; 第十版序言:刘精明; 第一章 李强; 第二章 邓建伟; 第三章 章谦; 第四章 郑路; 第五章 洪大用; 第六章 刘精明; 第七章 刘精明、邓建伟; 第八章 陈运辉; 第九章 龚维斌; 第十章 龚维斌; 第十一章 龚维斌; 第十二章 吕新萍; 第十三章 吕新萍; 第十四章 史威琳; 第十五章 史威琳; 第十六章 郑路; 第十七章 周红云; 第十八章 周红云; 第十九章 周红云; 第二十章 周秋良; 第二十一章 郑路; 第二十二章 陈翔。 此外,王洪伟同志曾经参加过本书第十六章的翻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96级本科生唐品林同学负责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法语姓名译名手册》等译名工具书翻译和统一了书中所出现的外语人名。 虽然本书译者确有精益求精之态度,但囿于水平,译文中仍恐有不妥之处,敬希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李 强 1999年5月20日于人民大学林园
|
书 评: |
本书特点: 本书是美国各大学社会学系最流行的教材,书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国外教科书在编写形式上的特点:语言风格活泼;每部分均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为契入点;在各章恰当的地方插入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经验材料栏目,以帮助学生透过社会生活的事实来理解书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内容;每章都以“总结与关键概念”来结束该章的内容;在每章的后面还包括一个推荐阅读书目,包括经典的研究和近期学术界最著名的研究范例。作者目前是美国家庭委员会的主席之一。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