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技术SAFETY ASSESSMENT TECHNOLOGY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安全评价技术SAFETY ASSESSMENT TECHNOLOGY
|
ISBN: | 978-7-5606-1826-5 |
条码: | |
作者: |
张乃禄 刘 灿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23.00
折扣价:¥21.85
折扣:0.95
节省了1.15元
|
字数: |
426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2118001-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7-05-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内容共8章, 系统地介绍了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 主要包括绪论、 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安全评价原理与模型、 安全评价方法、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安全对策措施、 安全评价与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实例等内容。 全书系统性强, 重点突出, 注重应用。 本书可作为安全工程专业安全评价技术课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 也可作为从事安全评价、 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还可作为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考试辅导用书, 以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培训教材。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1章 绪论 1
1.1 安全评价概述 1
1.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 1
1.1.2 安全评价的内容和分类 2
1.1.3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4
1.1.4 安全评价的程序 5
1.1.5 安全评价的依据 6
1.1.6 安全评价的规范 8
1.2 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9
1.2.1 国外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9
1.2.2 国内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0
思考题 12
第2章 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13
2.1 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13
2.1.1 能量与有害物质 13
2.1.2 失控 14
2.2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14
2.2.1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分类 15
2.2.2 按事故类别、 职业病类别分类 16
2.3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17
2.3.1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原则 17
2.3.2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内容 18
2.3.3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18
2.4 工业过程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18
2.4.1 总图布置及建筑物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18
2.4.2 生产工艺过程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19
2.4.3 主要设备或装置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0
2.4.4 电气设备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0
2.4.5 特种设备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1
2.4.6 企业内特种机械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1
2.4.7 登高装置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2
2.4.8 危险化学品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2
2.4.9 作业环境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6
2.4.10 与手工操作有关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7
2.4.11 储运过程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7
2.4.12 建筑和拆除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28
2.5 重大危险源辨识 28
2.5.1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28
2.5.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和分级 29
思考题 31
第3章 安全评价原理与模型 32
3.1 安全评价原理 32
3.1.1 相关原理 32
3.1.2 类推原理 34
3.1.3 惯性原理 36
3.1.4 量变到质变原理 37
3.2 安全评价模型 37
3.2.1 安全评价模型简介 37
3.2.2 安全评价模型的特点 38
3.2.3 常用的几种安全评价模型 39
思考题 51
第4章 安全评价方法 52
4.1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52
4.1.1 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 52
4.1.2 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54
4.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58
4.2.1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概述 58
4.2.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步骤 58
4.2.3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59
4.2.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应用实例 59
4.3 专家评议法 60
4.3.1 专家评议法概述 60
4.3.2 专家评议法步骤 60
4.3.3 专家评议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60
4.3.4 专家评议法应用实例 61
4.4 预先危险分析法 62
4.4.1 预先危险分析法概述 62
4.4.2 预先危险分析法步骤 62
4.4.3 预先危险分析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64
4.4.4 预先危险分析法应用实例 64
4.5 故障假设分析法 65
4.5.1 故障假设分析法概述 65
4.5.2 故障假设分析法步骤 65
4.5.3 故障假设分析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67
4.5.4 故障假设分析法应用实例 67
4.6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 69
4.6.1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概述 69
4.6.2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步骤 70
4.6.3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72
4.6.4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应用实例 72
4.7 故障树分析法 75
4.7.1 故障树分析法概述 75
4.7.2 故障树分析法名词术语和符号 75
4.7.3 故障树分析法步骤 78
4.7.4 故障树分析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84
4.7.5 故障树分析法应用实例 85
4.8 事件树分析法 88
4.8.1 事件树分析法概述 88
4.8.2 事件树分析法步骤88
4.8.3 事件树分析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91
4.8.4 事件树分析法应用实例 91
4.9 日本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 92
4.9.1 六阶段评价法概述 92
4.9.2 六阶段评价法步骤 92
4.9.3 六阶段评价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95
4.9.4 六阶段评价法应用实例 95
4.10 道化学火灾、 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97
4.10.1 道化学评价法概述 97
4.10.2 道化学评价法有关内容 97
4.10.3 道化学评价法评价程序 101
4.10.4 道化学评价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04
4.10.5 道化学评价法应用实例 104
4.11 ICI蒙德火灾、 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 108
4.11.1 ICI蒙德法概述 108
4.11.2 ICI蒙德法评价程序 109
4.11.3 初期危险度评价 109
4.11.4 最终危险度评价 114
4.11.5 ICI蒙德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16
4.11.6 ICI蒙德法应用实例 116
思考题 118
第5章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119
5.1 评价单元的划分 119
5.1.1 评价单元的概念 119
5.1.2 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和意义 119
5.1.3 划分评价单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20
5.2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比较 121
5.3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123
5.3.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123
5.3.2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124
5.3.3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的准则和流程 124
5.3.4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28
思考题 130
第6章 安全对策措施 131
6.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原则 131
6.1.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 131
6.1.2 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131
6.2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132
6.2.1 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的对策措施 133
6.2.2 防火、 防爆对策措施 133
6.2.3 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134
6.2.4 机械伤害防护措施 135
6.2.5 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138
6.2.6 其他安全对策措施 143
6.3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47
6.3.1 建立制度 147
6.3.2 完善机构和人员配置 148
6.3.3 安全培训、 教育和考核 148
6.3.4 安全投入与安全设施 149
6.3.5 实施监督与日常检查 149
6.4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49
6.4.1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 149
6.4.2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内容 150
6.4.3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格式及要求 152
6.4.4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步骤 153
思考题 153
第7章 安全评价与评价报告 154
7.1 评价数据的处理 154
7.1.1 评价数据采集处理原则 154
7.1.2 评价数据的分析处理 155
7.2 安全评价结论 158
7.2.1 编制安全评价结论的一般步骤 158
7.2.2 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 158
7.2.3 评价结果分析、 归类和评价结论的主要内容 159
7.3 安全预评价及其评价报告 160
7.3.1 安全预评价的内容 160
7.3.2 安全预评价程序 160
7.3.3 安全预评价报告书的格式 161
7.3.4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编制 162
7.3.5 安全预评价建设单位应提供的资料 163
7.4 安全验收评价及其评价报告 163
7.4.1 安全验收评价概述 164
7.4.2 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要求 165
7.4.3 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程序 166
7.4.4 安全验收评价计划书 170
7.4.5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格式 171
7.4.6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制 171
7.5 安全现状评价及其评价报告 173
7.5.1 安全现状评价的内容 173
7.5.2 安全现状评价的工作程序 173
7.5.3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格式 175
7.5.4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 175
思考题 176
第8章 安全评价实例 177
8.1 气田产能开发工程安全预评价 177
8.1.1 总论 177
8.1.2 评价单元划分 180
8.1.3 工艺设备、 设施危险因素分析 180
8.1.4 危险度评价 183
8.1.5 劳动安全评价 186
8.1.6 安全对策措施 206
8.1.7 结论 209
8.2 煤气厂安全验收评价 209
8.2.1 总论 209
8.2.2 生产工艺介绍 210
8.2.3 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210
8.2.4 安全评价检查表 212
8.2.5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14
8.2.6 结论 214
8.3 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 214
8.3.1 总论 214
8.3.2 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215
8.3.3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215
8.3.4 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 219
8.3.5 加油站重大危险源评价 224
8.3.6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227
8.3.7 整改复查情况 228
8.3.8 结论 228
8.4 非煤矿安全现状评价 229
8.4.1 概述 229
8.4.2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231
8.4.3 评价单元的划分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236
8.4.4 安全定性、 定量评价 237
8.4.5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50
8.4.6 复查整改情况 251
8.4.7 结论 251
思考题 252
附录 254
附录1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254
附录2 安全评价通则 259
附录3 安全预评价导则 261
附录4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263
附录5 安全现状评价导则 267
附录6 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 271
附录7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273
附录8 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 276
参考文献 279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安全科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劳动安全的认识发展到了比较高的层次, 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安全科学技术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科学, 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 逐步建立了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发展了本质安全、 过程检测与控制、 人的行为控制等事故理论, 引入了安全系统工程方法, 使安全评价愈来愈受到广泛重视。 安全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基本程序, 是有效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程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是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技术监督支撑的有力手段; 是消除隐患、 防范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现代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安全评价不仅成为现代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而且在安全管理的现代化、 科学化过程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与实施, 国家和有关部委相继颁布了十多部与安全评价有关的法律、 法规。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陆续发布了《安全评价通则》及各类安全评价导则, 体现了国家对安全评价工作的高度重视。 安全评价工作已在全国各行业普遍展开, 并且逐渐走上了规范化、 法制化的轨道。 本书是在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结合作者从事安全评价技术教学和评价工作的经验, 在西安石油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安全评价技术讲义》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本书既可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教材, 也可供从事安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8章, 其中第1、 2、 4章和8.1节由张乃禄编写, 第5章和6.1、 6.2、 8.2、 8.3、 8.4节由刘灿编写, 第3、 7章由徐竟天编写, 6.3、 6.4节以及各章的思考题和附录由薛朝妹编写。 硕士研究生张源、 石瑞、 张建华等完成了本书文字录入和制图工作。 本书由西安石油大学张家田教授主审, 并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 本书编写过程中, 参考了国内多位专家教授的相关著作和文章及研究报告, 同时也得到了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领导、 同仁的大力支持, 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本书出版过程中, 得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戚文艳、 段蕾编辑的指正与帮助。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且编写时间仓促, 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