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女性主义的产生被视为人类两性关系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女性主义的深刻洞见不仅颠覆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自身的偏见、歧视和刻板印象,而且进一步引发了对男性、家庭和社会的革命性反思。本书将女性主义理论与方法引入到社会工作之中,但并没有将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女性自身,而是进一步将女性主义的关怀延伸到了男性、儿童、成年人、罪犯以及家庭等相关领域,拓宽了对社会工作理论视野、实务领域、专业方法以及服务对象的创造性认知。本书是社会工作、女性主义等相关领域中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不可多得的指导性读物。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致谢1 导论1 女性主义者直面平等社会关系的创造3 女性主义理论和实务对男性和儿童的意义5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6 重新定位社会工作8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实务研究12 本书结构14 第一章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基础16 导言16 重新理解女性生活18 不同观点的女性主义理论流派21 重构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34 结论38 第二章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具体探讨39 依赖: 女性和社会工作者与国家关系的关键要素40 全球化对福利状态的改变43 照顾的混合经济及其私有化45 赋权商业化48 社会工作的非专业化50 私有化以及集体福利关怀的个别化51 对女性解放的抵制以及公共父权制52 内外角色53 后现代福利54 结论60 第三章重新定义专业性62 专业社会工作64 女性主义对传统专业性的挑战69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重新定义专业社会工作73 假平等陷阱75 结论80 第四章男性81 性别政治情结81 社会工作中的男性82 男性运动85 质疑男性特质88 男性“案主”及同事90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与男性92 社会工作中的性别化社会关系94 结论100 第五章儿童和家庭102 父权制家庭104 竞争的家庭107 作为不可剥夺的人权的儿童权利109 女性的养育技巧是社会工作干预的主要焦点110 父职是一种经济关系114 作为父母的政府115 父权通过“新”科技对女性生育能力的控制116 结论119 第六章成年人121 重新界定社区照顾的范围121 制度性老年歧视和建立一个适合所有老年人的社会122 重新界定照顾情境中的社区125 转变专业界限和老年社会工作的非专业化132 对照顾者进行照顾133 老年虐待137 结论140 第七章罪犯142 缓刑: 复健还是惩罚?143 女性主义犯罪学者强化男性特质和犯罪之间的关联146 女性罪犯150 年轻犯法者的罪犯化154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处遇罪犯156 结论158 第八章结论160 参考文献164 索引179 译后记185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