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资源学导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资源学导论
ISBN:978-7-5641-0952-3/F.122 条码:
作者: 彭补拙,濮励杰,黄贤金等编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0.00  折扣价:¥47.50
折扣:0.95 节省了2.5元
字数: 546千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8-01-07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简述了资源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内容以及发展趋势,系统地概述了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社会资源等的特征、分类、评价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简述了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功能与设计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及环境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以作为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环境生态规划专业与相关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1绪论(1)
1.1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
1.2资源科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10)
1.3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2)
1.4资源科学的发展历史与展望(16)
1.5资源与人类社会及经济发展(20)
1.6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2)
2气候资源(26)
2.1气候资源的概念、特性与作用(26)
2.2光能资源与光能生产潜力(29)
2.3热量资源与光温生产潜力(34)
2.4水分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39)
2.5气候灾害与农业生产(42)
2.6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48)
3水资源(53)
3.1水与水资源(53)
3.2水资源评价(61)
3.3水资源管理(70)
3.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74)
4土地资源(81)
4.1土地资源及其特性(81)
4.2土地资源的分类(85)
4.3土地资源评价(93)
4.4土地利用规划(100)
4.5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04)
5生物资源(109)
5.1生物资源及其特性(109)
5.2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118)
5.3生物多样性(126)
5.4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130)
6海洋资源(143)
6.1海洋资源及其价值与作用(143)
6.2海洋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145)
6.3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环境生态问题(152)
6.4海洋资源开发综合管理(158)
6.5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前景(161)
7矿产资源(166)
7.1矿产资源的概念、特点和意义(166)
7.2矿产资源的估算与评价(171)
7.3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85)
8能源资源(193)
8.1能源的概念、特性和分类(193)
8.2各类能源资源的概况及作用(198)
8.3能源利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07)
8.4能源发展预测(227)
9旅游资源(234)
9.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点(234)
9.2旅游资源的分类(236)
9.3旅游资源的评价(240)
9.4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48)
10社会资源(256)
10.1社会资源及其特征(256)
10.2社会资源的分类(257)
10.3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262)
10.4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266)
11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269)
11.1循环经济及其特征(269)
11.2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272)
11.3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281)
12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287)
12.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287)
12.2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288)
12.3资源节约的国际经验(293)
12.4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政策选择(295)
13资源信息管理(298)
13.1资源信息与资源信息管理(298)
13.2资源信息系统(302)
13.3资源数据库系统(314)
13.4资源信息系统的实例(330)
后记(336)

精彩片段:
资源是资产的来源,虽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资本、技术等对于自然资源的替代性不断增强,但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不但没有削弱,反而由于自然资源短缺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得到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自然资源问题不但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改变,追求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以及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而且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资源伦理观,因此,如何形成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引导资源合理、永续利用的资源学理论与方法,不仅是介绍、传播资源学知识的需要,更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为此,本书从以下方面对资源学概论教材内容进行了相关设计。
第一部分为绪论,是全书的引导和“神”,着重阐述资源的基本概念与类型,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以及资源科学的发展历史与展望,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地关系角度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以便于人们能够从更高层次上认知与理解资源学问题。
第二部分为分论,着重阐述主要自然资源的内涵、基本特征、分析方法以及开发利用保护的基本策略。所涉及到的自然资源类型有: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配置关系优化与发展的过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离不开社会资源的配比,为此,该部分也介绍了社会资源的内涵、特征以及主要类型,同时还阐述了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与优化配置,这也是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内容。
第三部分为综论,主要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自然资源管理的需要,分别介绍了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以及资源信息管理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从战略角度对前述内容的提升,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长期实施的重要举措,从而切实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与决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虽然南京大学在资源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1982年就受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委托,在我国率先设立了自然资源专业,从此就较为广泛地开展了资源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且于1993年就编著出版了《自然资源学导论》(吴传钧院士主编的《人文地理丛书》之一,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该书也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教材二等奖,但是近年来资源科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新的理论、方法不断产生,因此,由于本书的体系特征,还难以容纳更多的内容。为此,我们将在江苏省精品教材《资源科学导论》中依据资源科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内容进行编写,从而与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形成“姊妹”,以使得资源科学的内容更加趋于系统、全面,并将对该学科的深度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感谢资源科学工作者所开展的大量的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不仅推进了我国资源科学的发展,也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者对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深表钦佩。
感谢包浩生教授在创建南京大学资源科学学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资源学导论》教材内容架构的贡献,为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此时,我们更加怀念包浩生教授。
感谢《自然资源学导论》教材的使用教师及有关同学为本教材编写所提供的有益建议。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朱珉编辑辛勤的付出。
本书不尽完善之处,请批评指正,以便修编时进一步充实、完善。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