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影视受众学 - 新闻与传播学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影视受众学 新闻与传播学丛书
ISBN:978-7-306-02957-7/J943.13 条码:
作者: 李法宝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国际16开
定价: ¥33.00  折扣价:¥31.35
折扣:0.95 节省了1.65元
字数: 353千字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页数: 280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8-0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所说的影视受众,特指“能看”和“想看”电影、电视的人,即除了受智力水平、理解能力、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限制的那些人之外,凡是有身体、智力、经济条件能够看电影、电视的人,这些人也称之为“潜在受众”或“可能受众”,他们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比较固定,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一个常数。就影视产业发展与市场开拓而言,潜在受众群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开发利用这个资源的程度,决定着影视业的兴衰与发展的道路。本书针对影视受众的多样性、复杂性,提出了影视受众研究跨学科构成和方法,尝试着从经济学、心理学、影视学和传播学多学科视角来研究与分析影视受众的需求与消费。文章还探讨了网络新技术条件下,受众观影的特点和意义。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引言
第一节中外影视受众研究
一、国外影视受众研究
二、中国影视受众研究
第二节影视受众研究跨学科构成
一、影视受众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二、影视受众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第三节影视受众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影视受众研究的方法
二、影视受众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电影受众与电视受众
第一节电影与电视受众同一性
一、受众影像阅读
二、影视受众同一性
三、儿童化影视受众
第二节电影与电视受众差异性
一、银幕与屏幕:受众接受差异
二、电影受众集体性和电视受众家庭性
三、电影受众随意性和电视受众仪式感
四、电影受众距离感和电视受众亲近感
第三节电影和电视剧受众
一、电影传播与受众注意力
二、电视剧接受与受众注意力
第四节电影受众心理机制
一、电影受众梦幻感
二、电影受众心理机制
三、民族传统与受众心理

第二章 受众:影视节目消费者
第一节价格与受众
一、二元社会结构与受众
二、价格与受众
第二节受众的需求
一、差异化与同质化
二、受众的需求
第三节受众的消费
一、影视节目编排与受众
二、受众的消费
三、受众期待价值创新
四、受众需要营销
第四节引导受众:警惕影视传播负效应
一、影视传播负效应
二、防范与控制负效应

第三章 受众的接受
第一节“陌生化”与受众接受
一、什么是“陌生化”
二、“无厘头”与“陌生化”
三、“陌生化”与受众接受
第二节路径依赖与受众偏好
一、什么是路径依赖
二、路径依赖与受众接受
三、接受模式与受众偏好
第三节文化差异与受众接受
一、受众区域文化差异
二、京派影视创作与受众群
三、海派影视创作与受众群
四、岭南影视创作与受众群
五、全球化与本土化受众
第四节意识形态与受众接受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二、影视作品蕴藏意识形态
三、意识形态与受众接受
第五节影视节目名称与期待视野
一、节目名称需要引起受众注意
二、节目名称满足受众期待视野

第四章 新媒体:受众观影新平台
第一节新媒体类型及传播特点
一、新媒体类型
二、新媒体传播特点
三、新媒体观影价值
第二节分众影像传播
一、分众影像传播
二、多途径、多平台观影方式
三、新媒体:造就大众文化裂变与转型
第三节流媒体:一种新型观影方式
一、流媒体种类与制作
二、流媒体观影模式
三、防范观影侵权行为
第四节流媒体观影意义
一、长尾理论与受众
二、受众个性化观影
三、流媒体观影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