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悲不再痛 让哀不再伤——灾后心理自我调适手册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让悲不再痛 让哀不再伤——灾后心理自我调适手册
|
ISBN: | 978-7-81140-000-7 |
条码: | |
作者: |
彭何芬主编;季元杰等编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5.12
折扣价:¥4.61
折扣:0.90
节省了0.512元
|
字数: |
45千字
|
出版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8-05-01 |
|
内容简介: |
5月12日,一场罕见的大地震,使灾区人民经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伤害。心理学专家指出,灾后两周是实施心理干预的黄金时间。 本书由心理情绪反应篇、应对篇、求助方式篇、信念树立篇、附录篇组成。通俗地介绍了突发灾难对灾民的生理、心理影响以及灾后生活、心理的调适方法和求助方式,并附有帮助救灾人员心理调适和减压的建议。 本书描述了灾难突发后,受灾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创伤,灾后生理、情绪、行为、思想的变化,以及不同原因导致受灾者出现的不同心理情绪反应,做出合理有效的心理自我调适;鼓励受伤害者勇敢面对亲友伤亡、亲身经历灾难后的心理不适,重新树立信心,焕发生命的勇气与力量。书中也提供了大量在灾后出现心灵创伤时可以寻求救助的途径,并特意编排了多个灾后自强自立、助人自助的故事,期望读者能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从中找到力量和勇气。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心理情绪反应篇 一、灾害后的心理情绪反应 1、灾后的身体、生理反应 2、灾后的行为反应 3、灾后的情绪反应 4、灾后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反应 二、适度反应与过度反应 三、认识灾后心理情绪的发展过程 1、否认期 2、怨恨期 3、讨价还价期 4、忧郁期 5、接受期 6、适应期 四、心理情绪对人的影响 1、心理情绪与行为 2、心理情绪与身体健康 3、好心情,好生活 应 对 篇 一、正确认识和面对伤与痛 1、接受灾难带来的哀痛 2、拒绝哀痛再伤害 二、寻找积极应对方式 1、善待虚弱的身体 2、改变被动的行为 3、调整消极的情绪 4、学会理性认知灾难 三、我该怎么办 (一)勇敢面对 1、心灵创伤不可怕 2、我们怎么办 (二)太阳照常升起 1、肢体创伤不可怕 2、我们怎么办 (三)心还在,家就在 1、亲友离去不可怕 2、我们怎么办 四、自助者天助 1、缺乏帮助不可怕 2、我们怎么办 求助方式篇 一、谁能帮助我 1、医务人员 2、心理咨询师 3、社会工作者 4、政府工作人员 5、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 二、寻求多方救助资源 信念树立篇 信念的力量 附录 献给奋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英雄们 编辑手记 ——新社第一书,为地震灾区的人们送去心灵抚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5月12日,一场罕见的大地震,揪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作为出版人,除了捐款捐物,还能结合行业特色作些什么贡献?当看到媒体报道,灾区人们极度需要灾后心理自我调适指导,帮助他们走出灾难阴影,重新树立人生的信念时,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以最快速度出版一本灾后心理自我调适指导手册,免费赠送到灾区人民手中,也许是作为出版人最好的贡献! 而此时,距离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5月6日挂牌成立还不足十天。 该书选题构思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浙江工商大学领导和社里全体人员的一致支持,大家都觉得如此书出版,则将成为该社第一本书,这不仅是给出版社最好的出生礼物,也充分体现了危难时刻出版人的道义担当。 为了以最快速度推出图书,抢在进行心理自我调适的最佳时机内让灾区民众看到,出版社打破常规,全速运转起来。从选题确定当晚开始,便启动联系作者、选题申报、编辑书稿、排版印刷、运送渠道、接收赠送的慈善单位等所有环节的工作。 为了保证内容质量达到最佳,出版社请国家卫生部应急专家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国内心理危机干预第一人赵国秋教授作为本书的顾问,由国家心理咨询师彭何芬老师作为本书主编。在出版社善举的感动下,主编表示愿意免费提供书稿内容,并连夜拿出了写作提纲,组织写作班子进驻出版社。 浙江省新闻出版局获悉后,高度重视,陈克韶副局长亲自牵头,协调有关事宜,为本书的出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为以最快速度出版本书,出版社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工作方式,撰稿、编辑、校对、排版、印刷、装订、慈善组织联络与送书,各个环节一气呵成。 在48个小时之内,书稿撰写工作完成; 72小时之内,编辑、校对、排版工作完成; 90小时之内,图书正式出版; 首批5万册图书交付浙江当地慈善组织,并运往灾区。 本书描述了突发灾难后,受灾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创伤,灾后生理、情绪、行为、思想的变化,根据不同原因导致受灾者出现的不同心理情绪反应,做出合理有效的心理自我调适;鼓励受伤害者如何勇敢面对亲友伤亡、亲身经历灾难后的心理不适应,如何重新树立信心,焕发生命的勇气与力量。书中也提供了大量在灾后出现心灵创伤后可以寻求救助的途径,并特意编排了多个灾后自强自立、助人自助的故事,以使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慰籍,从中找到力量和勇气。 对那些灾后幸存者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双亲从此孤苦无助、朝夕相处的同学生死两隔、本人致伤致残……这种痛也许一时乃至终生难以消除。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来说,也许除了物质的救援、身体的医治、政府的温暖,我们亦应疏导他们尤其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接纳猝临的灾难,坚持活下去的信念,从容应对未来被改变的人生命运,摆脱黑暗的阴影,走出心理的重大危机。 本书作者具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在建构全书的篇章结构及行文时充分考虑到受灾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本书的出版,相信将能给劫后余生的灾民及参与抗灾抢险的人们提供不少切实有效的心理抚慰,成为治疗受灾者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