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创新——上海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探索与创新——上海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ISBN: | 978-7-5628-2431-2 |
条码: | |
作者: |
陈信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0.00
折扣价:¥27.00
折扣:0.90
节省了3元
|
字数: |
248千字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8-10-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编写的上海高等教育文库·改革发展篇中的一种。全书分电大篇、业大职大篇、普通高校成教篇、网院篇和自考篇五个部分,分别较系统地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上海市各块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办学规模等方面改革发展的思路、做法,总结了改革发展成果、经验、特点、教训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上海成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对策。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篇电大篇
第一章上海电视大学概况与历史沿革3
第一节概况3
第二节校址变迁3
第三节历史沿革5
第二章开放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试点项目11
第一节在开放教育的旗帜下11
第二节校训——“有教无类,乐学致远”12
第三节“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14
第四节开放(OPEN)的办学理念20
第五节学习支持服务的理念21
第三章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作为改革发展的主线25
第一节以高等学历补偿教育为主的初期人才培养形式——艰难的探索
历程25
第二节开放教育理念引领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29
第四章以教学模式的创新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34
第一节函授自学为主、电视讲授为辅并结合面授辅导和小组活动的教学
方式34
第二节四种教学媒体、七种学习辅导手段综合使用的教学模式35
第三节“为主为辅”教学模式37
第四节3L(导学—自学—助学)教学模式38
第五节教学综合改革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推广应用教学模式改革成果47
第五章以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作为改革发展的突破口56
第一节开放教育试点前的管理手段56
第二节3M教学管理模式57
第三节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59
上海高等教育文库·改革发展篇
探索与创新——上海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六章以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提高作为改革发展的支撑点62
第一节信息化建设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服务62
第二节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成效显著70
第七章多元化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80
第一节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积极拓展成人非学历教育80
第二节整合资源,加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83
第三节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推进社区教育发展87
第八章提升科研学术的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89
第一节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89
第二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内外学术地位91
第九章继往开来,谱写上海成人教育新篇章99
第一节把握机遇迎接挑战99
第二节强化优势明确使命100
第二篇业大职大篇
第十章业大、职大办学概况105
第一节业大、职大发展历程105
第二节业大、职大办学规模、特色及成果106
第十一章依托地区、行业优势开拓联合办学之路109
第一节开拓进取,倾情服务社会109
第二节依托行业,彰显专业特色111
第三节联动运作,凸显协作优势112
第十二章坚持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115
第一节明确定位,培养合格人才115
第二节打造精品,铸就课程特色117
第十三章弘扬优势特色提高教育质量120
第一节创建品牌,举办特殊教育120
第二节以生为本,强化教育管理121
第三节积极教改,努力提高质量122
第十四章齐抓队伍设施深化内涵建设125
第一节措施落实,优化师资队伍125
第二节与时俱进,发挥技术优势127
第十五章办学成果累累盛开文明之花129
第一节科研支撑,学术成果丰硕129
第二节建设文明,营造学校文化130
第三篇普通高校成教篇
第十六章发展历程135
第十七章主要成果与经验138
第一节坚持面向社会、服务成人的教育宗旨,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培养
大批人才138
第二节坚持发挥优势、多方借力的办学路线,不断拓宽成人高等教育的
服务领域139
第三节坚持注重规范、提高质量的管理理念,形成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
管理体系140
第四节坚持创新理念、主动有为的改革意识,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出
积极贡献141
第十八章发展现状与改革探索143
第一节传统教育模块的发展与调整143
第二节继续教育的新领域与新探索145第十九章未来展望147
第一节面向社会需求,推动继续教育的市场化147
第二节优化教育结构,推动继续教育的高端化147
第三节构建网络平台,推动继续教育的信息化148
第四节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继续教育的国际化148
第五节提高办学质量,推动继续教育的品牌化149
第六节加快人才培养,推动继续教育的专业化149
第四篇网院篇
第二十章历史沿革153
第二十一章发展思路155
第一节立足上海面向华东服务全国155
第二节利用优势资源形成办学特色155
第三节推进非学历培训坚持两条腿走路156
第二十二章教学模式157
第一节打造先进的软硬件网络教学支持环境157
第二节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教学优势互补157
第三节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教学交互”机制158
第四节与校外学习中心形成优势互补、良好合作的运行模式159
第五节利用优势资源形成教学特色159
第二十三章资源开发160
第一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网络教育师资队伍160
第二节积极探索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模式160
第三节推进学分互认实现资源共享161
第二十四章教学管理162
第一节严抓招生环节纳入统一规划162
第二节实行班主任制加强学生管理162
第三节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过程管理163
第四节严肃考风考纪规范考试管理163
第五节积极探索并实践多元化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164
第二十五章教学质量监控165
第一节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65
第二节规范管理监控指导提升水平165
第三节制定规章制度严把各个环节166
第二十六章学习支持服务167
第一节形成各具特色的网络助学模式167
第二节推进网络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学习氛围168
第三节成立专业部门接受学生投诉168
第五篇自考篇
第二十七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其历史沿革173
第一节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产生及其主要特征174
第二节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176
第二十八章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与发展183
第一节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产生的法律依据183
第二节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模式的形成184
第三节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章制度的建立187
第四节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学研究和办考理念的与时俱进190
第五节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考手段的现代化194
第二十九章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启示197
|
精彩片段: |
二、 恢复期 “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学校于1966年5月18日起被迫停止所有教学活动。 1978年2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筹办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上批示:“报邓副主席审批。拟原则同意,编制、房屋、设备、交通工具、外汇等等有关具体问题,同有关部门商研解决。”同日,邓小平同志审阅了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的报告,并在《关于筹备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方毅副总理的批示上圈阅“同意”二字。1978年7月,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正式通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要求积极筹备成立广播电视大学。1978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制订和加快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重视。”1979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简称中央电视大学)的成立在中国教育史上揭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新篇章。中央电视大学是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面向全国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电视大学于1978年4月25日复校,上海市副市长杨恺兼任校长,上海市广播事业局党委书记郑英年等兼任副校长。一开始,学校与市业余工业大学联合办学,直到1983年才实行独立建制。从复校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校应政府要求先后开设了文科、理科、工科和医科等几十个专业。1982年,上海电视台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始筹建上海电视大学专用频道,经过4年努力,上海电视台新建的电视教育专用26频道于1986年7月1日正式启用。 复校后的上海电视大学与全国电视大学一起创造了中国电视大学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发挥电视大学开放性办学的优势,为大批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接受教育机会、耽误了学业的知识青年提供了上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培养了一大批社会应急人才,为弥补“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社会人才短缺和知识断层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由此形成了空前的办学规模和办学系统。学校采用在册组班学习和开放的自学视听学习形式,在十多年间,为上海培养了6万多名大专毕业生,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成人高校。据统计,当时上海高校在校学生中,每3人中就有1名是电视大学学生。但随着学历补偿教育的“退潮”,政府没有赋予上海电视大学新的任务,学校办学逐渐步入低谷,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生源进一步萎缩,1992年在校生人数创历史最低,专科生仅为2570名,学校进入了办学困难时期。 复校后的上海电视大学招收数学、物理、化学、医学4个专业共7707名学生。医学专业于1978年1月8日正式招生,录取新生2572名,对象主要是在职初级医务人员(医士)和有5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并经过“初训”、“复训”的“赤脚医生”。医学专业由市教育局、广播局、卫生局与上海第一医学院、第二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教学和教务管理等工作。这标志着上海电视大学医学新专业正式开办。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