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 - 等待香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
等待香港
|
ISBN: | 978-7-308-06727-0 |
条码: | |
作者: |
林奕华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26.00
折扣价:¥20.80
折扣:0.80
节省了5.2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9-05-01 |
|
内容简介: |
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三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
作者简介: |
林奕华,当前游刃于剧场界与演艺圈间最炙手可热的香港舞台剧作家、导演。从1989年开始至今,林奕华在18年的时间里保持年年有新作,并先后推出了30余部话剧作品。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充盈着各式的鬼点子和创意奇才,而它们为他赢得了一个“鬼才”的美誉。 早在中学时期,他就与友人组成香港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八九年,林获歌德学院赞助赴乌波塔拜访编舞家皮娜•包什。同年在香港艺术中心筹划了第一届“同志电影节”,正式为本地的“同志文化”打开了与大众交流沟通的管道。 一九八三年应云门舞集之邀,随团到台北演出,对当时台湾正在发展的小剧场造成相当影响。一九九四年凭《红玫瑰白玫瑰》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在香港,林奕华的戏剧每每与天皇巨星联姻,不仅在舞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更为剧场注入了新鲜血液。刘德华推崇其为“意象丰富、灵巧多变、每个新作都叫人期待”。 留英期间,他曾回港为「达明一派」《我爱你演唱会》出任演出编排。他让刘若英演活了张爱玲的《半生缘》、让吴彦祖成功诠释《快乐王子》,在香港曾邀陈慧琳、雷颂德、许志安演出《行雷闪电》,梁咏琪演出《大娱乐家》,并由刘德华为主题曲题词。每一部作品都再创巨星事业新高峰。 1991年林奕华创建“非常林奕华”,并担任艺术总监。至今创作了超过四十出融合不同元素的舞台作品,亦曾筹办多项跨文化、跨地域、跨媒体活动,与来自中国、台湾、日本、德国、英国等地的团体及艺术家交流。创作源自生活,“非常林奕华”的作品一直从本土文化寻找灵感,通过与不同界别的艺术家合作,创作了多个带有浓厚本地色彩的剧目;从早期的《悲惨世界》、《男装帝女花》到近年的《东宫西宫》、《大娱乐家》、《水浒传》、《万世歌王》,在流行文化、青年文化、政治、娱乐、爱情等多样化的题材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剧场美学。 2007年5月,“非常林奕华”在第七届“相约北京”艺术节演出3场,9月再度与两庭院合作《西游记》演出8场。12月,林奕华将带着他的《包法利夫人们》来上海演出。“非常林奕华”已横跨两岸三地,成为独步华人世界的新剧场品牌。 林奕华亦致力于文化及教育工作,自1997年至今分别为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担任讲师。他还身兼香港《太阳报》、《Elle》、广州《南方都市报》及北京《新京报》等专栏作家,并主持香港电台《我爱你爱电视剧》、东亚卫视《现代启示录》等节目,“鬼才”之称亦指他对社会人世的独特视角与犀利笔伐。
|
章节目录: |
目录 代序 恨香港 Ⅰ 永远的香港人 为什么我不是周星驰的fan? 成为张艾嘉 帮莫文蔚改名 假王菲之名 刘德华是下届香港特首,为什么不? 为什么人人都想加入娱乐圈? 情歌已死 K歌时代 新片开画的日子 长剧 永远的香港人 仙蒂瑞拉的水晶鞋 娼妓作为隐喻 在水泥地上种花 穿上符号 香港圣人 千年一次的作秀 香港人喜欢的韦小宝 最后一次庙会 承认妒忌欣宜的没有几个 《老港正传》:“被动”的香港 香港是座孤儿院 Ⅱ 香港靓女多不多 Re-inventing Hongkong Women 这幅叫“死神与少女”的画,让我想起张柏芝 摩登女性 小姐还是太太 我太强 有事钟无艳 情人节你快乐吗? I Shop,Therefore I am 香港靓女多不多? 丑女启示 Power is sex 水着 为什么女人不愿意长大 戏剧里的女人 女人就是女优 女人仔 师奶与娇妻 师奶兵团攻陷香港 拯救性感 女人不坏 假如明天我变成女人 香港女人的百年孤寂 样板香港女 Ⅲ 从小香港人 刘德华还是周星驰? 大学生的八卦与功利 谢霆锋启示录——给教育界 当梅艳芳已成过去 子女之爱 知识分子的下场 愚昧的“儿童” 青年与权力 “好学生” 我不入大学,谁入大学 罢考太好了 进入十六岁 等待香港 十七岁学生族之适者与生存 我不明白 从小香港人 Ⅳ 好Intellectual 凡人与狗,不得进入 《号外》震荡——从八月《号外》的“中文运动”说起 大学讲师 知识分子 文化人何苦为难文化人 詹瑞文反转香港剧场界 附录 公开的情书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