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综合宽带接入技术 -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光通信技术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综合宽带接入技术 “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光通信技术丛书
ISBN:ISBN 7-5635-0538-5/TN·248 条码:
作者: 主编:毛谦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 开本:大32开
定价: ¥28.00  折扣价:¥18.76
折扣:0.67 节省了9.24元
字数: 391千字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2-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当前流行的各种接入技术,并力图在介绍各种接入技术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使读者能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去进行接入网的建设。
本书参考了2000年以来的最新标准,内容新颖、概念清晰、系统性和实用性强。书中详细介绍了传统接入网、IP接入网的概念及区别,常见的各种接入网的接口和协议,并具体分析铜线接入技术、以太网接入技术、Cable Modem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最后讨论了接入网常见的传输媒质与结构化布线。
本书可供通信、计算机、有线电视三个领域中关心接入网建设的技术人员或技术类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理工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课教材。

作者简介:
1943年生于浙江省江山市。1964年毕业于武汉邮电学院,1982年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常年从事数字通信及光纤通信设备、系统和光传送网络、光接入网的研究、开发工作。现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烽火科技术学院院长;兼任信息产业部光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国际电联ITU-T SG15中国专家组成员;信息产业部邮电科技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光通信委员会主任委员;信息产业部传送网与接入网标准研究组副主席;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政府特殊津贴。

章节目录:
目录

第1章 综合宽带接入概述
1.1 接入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1
1.2 G.902定义的接入网5
1.2.1 接入网的定义6
1.2.2 接入网在电信网的位置6
1.2.3 接入网的接口8
1.2.4 接入网的功能模型9
1.2.5 接入网的布局10
1.3 Y.1231定义的IP接入网10
1.3.1 IP接入网的定义、位置、功能模型11
1.3.2 IP接入方式12
1.3.3 利用xDSL的IP接入技术14
1.3.4 IP接入网与G.902定义的接入网的比较15

1.4 宽带业务与用户需求分析15
1.4.1 宽带业务的种类16
1.4.2 用户对宽带业务的需求19
1.4.3 基于业务与用户的网络发展策略21
1.4.4 我国接入网的现状21
1.5 主流的接入网技术22
1.5.1 铜双绞线接入技术22
1.5.2 以太网接入技术24
1.5.3 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技术25
1.5.4 有源光纤网26
1.5.5 以ATM为基础的无源光网络26
1.5.6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27

第2章 接入网的接口与协议
2.1 用户网络接口29
2.1.1 Z接口29
2.1.2 U接口29
2.1.3 RS-23231
2.1.4 V.3531
2.1.5 DVB32
2.2 电信管理网接口34
2.3 业务节点接口34
2.4 V5接口37

2.4.1 V5接口的基本概念37
2.4.2 V5接口的基本功能38
2.4.3 V5接口的几个重要概念40
2.4.4 V5接口协议41
2.4.5 V5接口的网管42
2.4.6 V5接口设备的工作过程43
2.4.7 V5接口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44
2.5 接入网线路测试技术45
2.5.1 接入网用户线路测试技术46
2.5.2 测试技术比较48
2.5.3 测试项目48

2.6 VB5接口49
2.6.1 概 述49
2.6.2 VB5接口业务体系49
2.6.3 VB5接口参考点功能50
2.6.4 VB5规则及功能描述52
2.6.5 VB5接口与宽带接入网52
2.7 点对点协议53
2.7.1 PPP——点对点协议的开发背景53
2.7.2 PPP的功能54
2.7.3 PPP封装55
2.7.4 PPP链路操作56

第3章 铜线接入新技术
3.1 模拟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60
3.2 ISDN接入技术61
3.3 DSL采用的复用与调制技术63
3.3.1 QAM调制技术63
3.3.2 CAP调制技术64
3.3.3 DMT调制技术64
3.4 线对增容接入技术67
3.5 HDSL接入技术69
3.6 ADSL接入技术73
3.7 VDSL接入技术78
3.8 Home PNA接入技术79


第4章 以太网接入技术
4.1 以太网基础知识82
4.2 千兆以太网技术87
4.3 升级到千兆以太网91
4.4 千兆以太网与布线96
4.5 万兆以太网技术99
4.6 宽带接入对以太网的特殊要求104

第5章 HFC接入技术
5.1 光纤CATV系统111
5.1.1 光纤CATV的调制传输方式111
5.1.2 AM-VSB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113
5.1.3 光纤CATV网干线技术要点115
5.2 HFC的基本概念116
5.2.1 HFC的发展116
5.2.2 HFC的结构117
5.2.3 频谱分配方案119
5.2.4 调制与多点接入方式121
5.2.5 HFC的特点121
5.3 Cable Modem系统工作原理122
5.4 基于MCNS DOCSIS的电缆调制解调器126

5.5 HFC网的建设与改造132
5.5.1 HFC网络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132
5.5.2 HFC网络建设134

5.6 HFC网络管理系统138

第6章 无线接入技术
6.1 无线接入网的概念142
6.2 无线接入网络接口与信令144
6.3 多址接入技术146
6.3.1 多址接入技术的概念146
6.3.2 几种广泛应用的多址技术147
6.4 本地多点分布业务系统148
6.5 无线接入的应用与发展152
6.5.1 无线接入的应用152
6.5.2 无线接入的几种新技术155
第7章 光纤接入技术
7.1 光纤接入技术160
7.1.1 概 述160
7.1.2 光接入网的应用类型162

7.2 有源光网络接入技术165
7.2.1 接入网对SDH设备的要求166
7.2.2 综合宽带接入的解决方案——IBAS系统167
7.3 PON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69
7.3.1 基本概念和特点169
7.3.2 其他的PON技术171
7.4 PON的功能结构174
7.4.1 PON的构成174
7.4.2 PON的功能结构175
7.4.3 操作维护管理功能177
7.4.4 PON的传输复用技术177
7.5 APON的关键技术177
7.5.1 APON的产生及优点178
7.5.2 APON系统结构179
7.5.3 APON系统的技术难点182
7.5.4 APON的接入控制方案及帧结构185
7.5.5 APON系统的发展趋势187
7.6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90

第8章 传输媒质与结构化布线
8.1 双绞线194
8.1.1 概 述194
8.1.2 性能指标195
8.1.3 类 型196
8.1.4 测试数据197
8.2 同轴电缆197
8.2.1 概 述198
8.2.2 参数指标199
8.2.3 规格型号200
8.3 光 纤200
8.3.1 光纤的传输特性201
8.3.2 光纤类型203
8.3.3 光纤选型211
8.4 光 缆211
8.4.1 分 类211
8.4.2 结 构214
8.5 结构化布线系统219

8.5.1 什么是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219
8.5.2 结构化布线的发展220
8.5.3 结构化布线的概念221
8.5.4 布线测试223
8.5.5 布线工程的验收问题224
8.5.6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认识误区225
参考文献228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