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
ISBN:978-7-309-06923-5/I.519 条码:
作者: 《丛刊》编辑部 主编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90.00  折扣价:¥85.50
折扣:0.95 节省了4.5元
字数: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9-10-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目录

文学史研究卷

王 瑶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美〕皮雷·林克文 乐黛云译
艺术的地位
——通过文学来研究现代中国的价值变化

赵 园
大革命后小说关于知识者“个人与革命”关系的思考及“新人”形象的降生
——兼谈现代文学中有关“恋爱和革命的冲突”的描写

李何林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论的基本原则

〔加〕M.D.维林吉诺娃文 伍小平译
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

夏晓虹
“五四”白话文学的历史渊源

陈福康
略论中国现代杂文运动

〔日〕伊藤虎丸文 潘世圣译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范伯群
关于编写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的通信

杨洪承
主体·变动·多样·世界眼光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编写的思考

吴福辉
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
——《京派小说选》前言

〔美〕叶维廉
历史整体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省思

陈平原
清末民初小说理论概说

汤哲声
戊戌到“五四”时期文章体裁的变革

〔美〕洪张泰文 董晓萍译
民间文学的发现

孙玉石
《荒原》冲击波下现代诗人们的探索

魏 建
文化中介:日本近代文化之于前期创造社
——“五四”西方文化“传播”研究

〔英〕卜立德
英国随笔与中国现代散文

何锡章 龙泉明
文化模式的内在规定与制约
——“五四”与古代:浪漫主义文学比较论

陈思和
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两种传统

艾晓明
30年代苏联“拉普”的演变与中国“左联”

孔范今
面对历史的沉思
——现代文学研究三议

曾庆瑞
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文学史观

黄修己
文学史的史学品格

朱德发
一份“文学史观讨论”的答卷

田本相
文学史的哲学思考

袁国兴
早期中国话剧形态与日本新派剧

〔日〕丸山 等 李岫整理
现代文学史研究漫谈

栾梅健
稿费制度的确立与职业作家的出现
——20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之一

〔日〕芦田肇文 张欣译
鲁迅、冯雪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接受(一)
——水沫版、光华版《科学的艺术论丛书》版本、材源考

李 杨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现代性

杨 义
学科的尴尬与学者的自觉

汪 晖
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

旷新年
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

王富仁
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贾植芳 王同坤
父亲雕像的倾斜与颓败
——谈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亵渎父亲”母题

王德禄
近代小说理论浅探

钱理群
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纲

刘 纳
社团、势力及其他
——从一个角度介入“五四”文学史

洪子诚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王 风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罗 岗
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确立
——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

黎湘萍
另类的台湾“左翼”

张梦阳
左翼文学资源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支克坚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在昨天和今天

王中忱
亚非作家会议与中国作家的世界认识

萨支山
“故事”与“抒情”: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说的两种可能性

张中良
大陆文学史上的梁实秋身份问题

严家炎
“五四”新体白话的起源、特征及其评价

陈泳超
想象中的“民族的诗”

王本朝
文学会议与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

温儒敏
现代文学传统及其当代阐释

黄晓武
关于“小资产阶级改造”的论争
——“主观论”与“香港批判”研究

李 今
晚清语境中的鲁滨孙汉译
——《大陆报》本《鲁滨孙飘流记》的革命化改写

史 料 研 究 卷

唐弢
鲁迅和周木斋
——四十多年前文坛上的一桩公案

程中原
“左联”第四次全体大会史料考释

段国超
鲁迅与朱安

王 野
“革命文学”论争与福本和夫
——关于鲁迅小说及新文学革命现实主义发展中的个性主义问题

王 强
关于“新月派”的形成和发展

邵 煜
“剧协”成立时间考

马良春
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议

朱金顺
试谈新文学的校勘问题
——《新文学资料引论》之一章

蔡清富
关于中国诗歌会的几件史实

倪墨炎
关于成仿吾的文艺理论著作

陈子善
关于潘汉年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姜德明
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之一)

姜德明
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之二)

王建明
战友·文友·畏友
——苏曼殊与陈独秀

刘炎生
“自由人”再认识

张 伟
新文学报刊版本考述

陈思和
徐树铮与新文化运动
——读书札记二则(之一)

陈思和
徐树铮与新文化运动
——读书札记二则(之二)

沈卫威
从《新青年》到《新潮》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

刘克敌
晚年林纾与新文学运动

张 泉
华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中的史实辨正问题

赵京华
周作人与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

董炳月
周作人与《新村》杂志

汪卫东
周氏兄弟《随感录》考证

杨 扬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

叶 桐
新文学传播中的开明书店

蔡 军
略论中国新文学研究中的几个版本学问题

刘祥安
《骆驼祥子》故事时代考

郑家建
建立“文学史学”的思考

苏春生
从通俗化研究会到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
——兼及东西总布胡同之争

李继凯
关于胡风与茅盾的交往、冲突及比较

计璧瑞
日据台湾的语言殖民和语言运动

刘增杰
建立现代文学的史料学

朱 正
初版本的特别价值

陈平原
“未刊稿”及其他

孙玉石
积极倡导 努力落实

高恒文
回到当初

李书磊
删改,也可以作为一种史料

孙 郁
民间收藏与史料整理

朱金顺
辑佚·版本·“全集不全”
——读“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论文随想

金宏宇
新文学版本研究的角度

王得后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汇校和校记问题

刘晓丽
伪满洲国时期文学杂志新考

黄 轶
有关《河南》几个问题的辨证

高浦棠
延安文艺座谈会讨论议题形成过程考察

郭建玲
论1945年前后国统区进步文艺界的内部整合

童龙超 黄秀蓉
“甲寅派”考辨

史 静 郑 鹏
1947—1952年“工农兵丛书”研究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