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大学物理实验
|
ISBN: | 978-7 - 5606 - 2406 - 8 |
条码: | |
作者: |
温亚芹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18.00
折扣价:¥17.10
折扣:0.95
节省了0.9元
|
字数: |
269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2698001-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0-03-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系统介绍了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常用实验仪器,精选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近代物理共14个实验,并收录了13个演示实验。在本书的最后,根据每个实验的内容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学生实验报告。本书对有关实验方法及原理的叙述力求繁简适当、深入浅出,并且配有大量实验仪器及实验现象照片。 本书可作为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各专业的物理实验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职工大学、专科生及函授生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5 1.1 测量与误差 5 1.2 系统误差 7 1.3 偶然误差 9 1.4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3 1.5 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 15 1.6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7 1.7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19 1.8 计算器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23 1.9 实验习题 23 第二章 基本实验技能[HT5”SS] 26 2.1 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26 2.2 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 29 2.3 实验仪器的基本调整与操作技术 33 2.4 常用实验仪器介绍 36 第三章 基础与综合性实验 43 实验一 长度测量与数据处理练习 43 实验二 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48 实验三 扭摆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 51 实验四 简谐振动与弹簧劲度系数实验 54 实验五 热电偶定标及熔融金属冷却曲线的测定 58 实验六 伏安法测电阻 61 实验七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64 实验八 霍耳元件测磁场 66 实验九 密立根油滴实验——电子电荷的测量 71 实验十 电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77 实验十一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85 实验十二 自组望远镜与显微镜 88 实验十三 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97 实验十四 全息照相 101 第四章 演示实验 106 演示实验一 锥体上滚轮演示装置 106 演示实验二 陀螺仪 108 演示实验三 海市蜃楼演示 109 演示实验四 视觉暂留 112 演示实验五 汤姆逊电磁铁 113 演示实验六 手触式蓄电池 114 演示实验七 神奇的辉光盘 115 演示实验八 磁悬浮列车 116 演示实验九 涡流热效应演示 118 演示实验十 磁聚焦现象演示 119 演示实验十一 错觉画 121 演示实验十二 光纤通讯演示仪 123 演示实验十三 范德格拉夫起电机 125 第五章 实验报告 127 参考文献 177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前 言 本书是在符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物理实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的特点,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对物理概念与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过对我院物理实验课时要求较少的各专业的教学实践,经过精炼和筛选编写而成的物理实验简明教材。本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物理教研室全体教师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实验教学与改革的经验总结。 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比较深入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实验的能力。大学物理实验往往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是学生在高等学校受到系统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它在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去发现、观察、分析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在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质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课程应该让学生受到比较严格和系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在绪论部分除对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做一论述外,还重点向学生介 绍了如何上好实验课,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做好课前预习、课堂实验和书写实验报告三个环 节;在第一章中,阐述了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第二章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第三章是基础与综合性实验,精选出的14个实验覆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各个领域;第四章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它能化抽象为 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最后一部分是学生实验报告,我们根据每个实验的实验过程和内容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学生实验报告,便于让学生独立及时地将实验结果完整而真实地表达出来。 本书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温亚芹、刘毅、雍平和杨秀娟等编写,其中温亚芹编写第三章的实验四、实验八、实验十和第四章;刘毅编写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实验一、实验二;雍平编写第三章的实验三、实验五、实验六、实验九;杨秀娟编写第三章的实验七、实验十一、实验十二、实验十三、实验十四;绪论与第二章由刘毅、雍平和温亚芹共同编写;实验报告部分由温亚芹、雍平、刘毅、杨秀娟与冯红军共同编写。本书由温亚芹统稿,并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刘家春审核。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我教研室以前的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和许多兄弟院校的有关教 材,吸取了宝贵经验。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竺培国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实验项目和仪器的更新刚刚告一段落,教材编写的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