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业: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技术创业: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
|
ISBN: | 978-7-5606-2441-9 |
条码: | |
作者: |
王品华 朱红星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28.00
折扣价:¥26.60
折扣:0.95
节省了1.4元
|
字数: |
408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2733001-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0-08-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知识及实务程序。全书共10章,内容分别为知识产权概述、专利的一般知识、专利获取程序、商标的一般知识、获取商标权的程序、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不正当竞争、著作权的一般知识与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与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知识产权诉讼。书后附有国务院2008年6月5日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书内附有阅读资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每章设有讨论与思考题及案例分析,以加深学生对知识产权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产权案件的分析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时对科技人员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知识保护智力劳动成果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 录
第1章 知识产权概述 1
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5
1.1.1 知识产权的定义 5
1.1.2 知识产权的分类 6
1.1.3 知识产权的特性 7
1.2 知识产权法 9
1.2.1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9
1.2.2 知识产权法的分类 9
1.2.3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10
1.3 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10
1.3.1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11
1.3.2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13
1.3.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14
1.4 管理知识产权的国际组织 17
讨论与思考题 19
案例分析 19
第2章 专利的一般知识 21
2.1 专利的基本概念 22
2.1.1 专利制度的发展与专利法 22
2.1.2 专利与专利权 26
2.1.3 专利制度 26
2.2 专利权的客体 28
2.2.1 专利的类别 28
2.2.2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30
2.2.3 专利法不保护的对象 33
2.3 专利权的主体 36
2.3.1 可以申请专利的人 36
2.3.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归属 37
2.4 专利权的内容及保护 39
2.4.1 专利权人的权利 39
2.4.2 专利权的限制 42
2.4.3 专利权人的义务 44
2.5 专利权的保护 45
2.5.1 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45
2.5.2 专利侵权的行为 46
2.5.3 专利侵犯的法律责任 47
讨论与思考题 49
案例分析 50
第3章 专利获取程序 52
3.1 申请专利的原则及途径 56
3.1.1 申请专利的基本原则 56
3.1.2 申请专利的必要性判断及类别选择 58
3.1.3 申请专利的途径及费用 62
3.2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66
3.2.1 申请文件的种类 66
3.2.2 说明书的撰写 66
3.2.3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70
3.2.4 含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71
3.3 专利权的审批 77
3.3.1 专利审查制度 77
3.3.2 专利的审查程序 77
3.3.3 申请人在专利审查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 79
3.3.4 专利的复审与无效 80
3.4 专利战略的运用 83
3.4.1 专利战略的特性 83
3.4.2 专利战略的形式 84
讨论与思考题 91
案例分析 92
第4章 商标的一般知识 93
4.1 商标概述 97
4.1.1 商标、商标权与商标法 97
4.1.2 商标的类别 99
4.1.3 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记的区别 102
4.1.4 商标与其他相关设计的区别 108
4.2 商标权的主体与客体 109
4.2.1 商标权的主体 109
4.2.2 商标权的保护客体 110
4.3 商标权的内容及限制 113
4.3.1 商标权人的权利 113
4.3.2 商标权的限制 115
4.4 商标权的保护 116
4.4.1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16
4.4.2 侵犯商标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18
讨论与思考题 119
案例分析 120
第5章 获取商标权的程序 121
5.1 商标注册申请 126
5.1.1 商标注册的原则 126
5.1.2 注册商标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 127
5.1.3 申请商标注册的程序 129
5.1.4 商标的国际注册 131
5.2 商标注册审查 133
5.2.1 获取商标注册的条件 133
5.2.2 商标注册的审查程序 136
5.3 注册商标的争议与撤销 139
5.3.1 注册商标的争议 139
5.3.2 注册不当商标的撤销 139
5.4 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许可 141
5.4.1 注册商标的续展 141
5.4.2 注册商标的转让 142
5.4.3 注册商标的许可 143
5.5 商标公告 145
5.5.1 商标公告的内容及时间 145
5.5.2 商标公告的作用 146
讨论与思考题 146
案例分析 147
第6章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不正当 竞争 148
6.1 反不正当竞争概述 152
6.1.1 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 152
6.1.2 反不正当竞争权的主体与客体 153
6.1.3 侵犯知识产权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55
6.1.4 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58
6.2 商业秘密概述 159
6.2.1 商业秘密的涵义 159
6.2.2 商业秘密的特性 160
6.3 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 161
6.4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及法律救济 164
6.4.1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164
6.4.2 商业秘密的法律救济途径 166
讨论与思考题 168
案例分析 168
第7章 著作权的一般知识与保护 169
7.1 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172
7.1.1 著作权的概念 172
7.1.2 著作权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73
7.1.3 著作权的主体 175
7.1.4 著作权的客体 177
7.2 著作权的取得与内容 183
7.2.1 著作权的取得条件 183
7.2.2 著作权的内容 184
7.3 著作权的邻接权 191
7.3.1 邻接权的涵义 191
7.3.2 邻接权的内容 192
7.3.3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关系 195
7.4 著作权的权利归属 196
7.4.1 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196
7.4.2 不同性质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197
7.5 著作权的限制与保护 202
7.5.1 著作权的限制 202
7.5.2 著作权的保护 208
7.5.3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211
讨论与思考题 213
案例分析 214
第8章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与登记 215
8.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概述 219
8.1.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概念 219
8.1.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条件 220
8.1.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原则 220
8.1.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 221
8.1.5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内容 221
8.1.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 223
8.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及权利限制 224
8.2.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224
8.2.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权利限制 226
8.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登记及侵权责任 227
8.3.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意义 227
8.3.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程序 228
8.3.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审查与审批 229
8.3.4 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与责任 230
8.4 计算机软件的其他保护方式 231
8.4.1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 231
8.4.2 计算机软件的商业秘密保护 235
讨论与思考题 238
案例分析 238
第9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 239
9.1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概述 244
9.1.1 集成电路 245
9.1.2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245
9.2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主体与客体 246
9.2.1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主体 246
9.2.2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客体 248
9.3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取得 250
9.3.1 取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条件 250
9.3.2 取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登记程序 251
9.3.3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的审查 253
9.3.4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的复审、复议和专有权的撤销 254
9.4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内容与限制 256
9.4.1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内容 256
9.4.2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限制 258
9.5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保护 261
9.5.1 救济的途径 262
9.5.2 侵权行为 263
9.5.3 法律责任 263
讨论与思考题 264
案例分析 264
第10章 知识产权诉讼 267
10.1 知识产权案件的诉讼管辖 270
10.1.1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管辖 270
10.1.2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管辖 270
10.2 知识产权诉讼证据 273
10.2.1 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种类 273
10.2.2 举证责任概念辨析 274
10.2.3 知识产权案件中需要提供的证据 277
10.3 知识产权诉讼时效 283
10.3.1 诉讼时效的制度概述 283
10.3.2 诉讼时效的计算日期 283
10.3.3 知识产权部门法规定的诉讼时效 284
10.3.4 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 285
讨论与思考题 285
案例分析 286
附录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289
附录2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实例 298
后记 308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前 言 “21世纪的劳动者”应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应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国际教育界认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指出创业教育的两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1998年巴黎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关于创业教育的定义并不统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也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柯林?博尔将创业教育总结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给出的解释为:第一,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第二,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创业教育又称为企业家教育或自我雇佣式教育,是一种培养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是在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传统“就业教育”内涵的拓展与功能的延伸。在创业型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创业教育系列丛书》。这套丛书把技术创业作为研究主题,专门为技术创业者提供创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具有以下特点: (1) 内容涉及创业素质与创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问题。丛书的各分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创业者基本素质与创业战略的选择、创业的投融资与理财、技术创业项目的评价方法与技术、市场营销与市场调查技术、商务谈判与推销技术、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创业组织的设计与团队建设等。这些分册均涉及创业管理的基本问题,可以为创业知识的学习者提供全面的知识、技能支持。 (2) 以实用性为主。这套丛书的内容实用性强,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具有广泛的适应面。 (3) 编写者均长期从事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造诣。同时,他们又长期关注我国的创业现实,关注和考察了大量的企业创业实践,都具有较丰富的研究积累和实践经验,使得该丛书更具现实性、应用性价值。 (4) 在体例设计上体现了新的写作风格。在编写中,各章均按照重点提示、阅读资料、基本原理与方法、讨论与思考题、案例分析的顺序进行设计,方便读者带着思考学习,在案例中去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套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多方的关注与支持,首先要特别感谢陕西省副省长、博士生导师景俊海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本套丛书作序;其次,感谢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项目给予本套丛书的支持;再次,感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为本套丛书的出版与发行付出的辛勤劳动;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本套丛书写作、整理的老师和学生。 本书适合本科生、研究生和社会各方面准备创业及正在创业的人士阅读,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创业培训机构的教材或者参考用书。 由于水平有限,本套丛书一定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