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实用建模方法及数据挖掘 - 企业物流技术培训教材系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指定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本书对以顾客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的定性研究与牛津大学New教授提出的思路一致,把供应链管理分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契约)三种基本框架,同时对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成本流进行系统地分析,以便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绩效。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成本流,通过仿真手段,研究企业的决策问题。第五章(几种数据驱动型建模方法)总结了BP网络、RBF网络、模糊系统模型、演化计算技术等建模方法的数学背景、应用方法,及避免陷入建模误区的值得重视的问题。第六章(产品供应链中的数据挖掘技术)以钢铁企业转炉炼钢过程的数据挖掘方法为从例,说明“投影追踪”思想的应用,并讨论在建模过程中嵌入知识问题。最后一章(供应链契约)总结分析近年来该方向的有关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适合于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企业的物流管理人员,以及管理物资交流写工程、MBA、企业管理、系统工程、KDD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驱动型模型等相关领域的学生或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供应链管理实用建模方法及数据挖掘[]丛书总序Ⅴ序Ⅸ第1章经济全球化及企业竞争优势1 1.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压力1 1.2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三种因素ROI33 1.2.1ROI3的界定3 1.2.2通过ROI3提高企业竞争优势6 1.3第三方物流6第2章供应链管理理论9 2.1供应链管理的界定9 2.2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12 2.2.1物流管理的目的12 2.2.2生产、库存与后勤问题13 2.2.3物流的特征14 2.2.4物流的战略15 2.3供应链中的信息流16 2.3.1后勤信息系统16 2.3.2“长鞭效应”与信息曲解18 2.3.3啤酒对策的长鞭效应实例22 2.3.4信息强化24 第3章供应链成本流及其定量分析方法27 3.1供应链成本的划分27 3.2供应链成本的计算方法28 3.2.1库存维持成本28 3.2.2订货成本与缺货成本33 3.2.3运输成本与搬运成本33 3.3作业成本分析方法(ABC方法)36 3.4成本分析中的仿真方法41 3.4.1分销网络成本模型41 3.4.2最小成本模型的求解43 3.4.3仿真结果分析45第4章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运作绩效49 4.1供应链管理的原则49 4.1.1供应链的整体性原则49 4.1.2压缩时间49 4.1.3设计与再设计供应链管理50 4.1.4建立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50 4.1.5减少“长鞭效应”的影响51 4.1.6降低成本实施网上销售51 4.1.7让顾客获得更多的价值52 4.1.8管理全球供应链52 4.2顾客服务53 4.2.1顾客服务的含义53 4.2.2顾客服务的成本与收益54 4.2.3顾客服务的优先顺序56 4.3制造商的CPQ策略59 4.3.1CPQ策略59 4.3.2组合的CPQ策略61 4.4供应链管理中的时间压缩问题63 4.4.1物流的时间压缩64 4.4.2信息流的时间压缩65 4.5顾客满意66第5章几种数据驱动型建模方法69 5.1实体模型与数据驱动型模型69 5.2BP网络的理论及应用中的缺陷71 5.2.1BP网络的数学理论72 5.2.2BP网络的缺陷73 5.3RBF网络的理论及应用中的缺陷74 5.3.1RBF网络的数学理论75 5.3.2RBF网络的学习算法76 5.3.3RBF网络的缺陷77 5.4模糊系统理论及应用中的缺陷78 5.4.1模糊系统的基本概念78 5.4.2模糊系统的万能逼近器理论80 5.4.3模糊系统的缺陷81 5.5演化计算中的实现技术81 5.5.1演化计算的基本思想81 5.5.2演化计算中的实现技术82 5.5.3基于演化算法的模糊系统设计85 5.6作业成本分析与数学规划模型88 5.7建模实践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89第6章产品供应链中的数据挖掘技术90 6.1产品的质量管理90 6.1.1质量的含义91 6.1.2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价值92 6.1.3组建团队或虚拟企业93 6.1.4质量、功能与开发(QFD)94 6.2数据预处理及数据挖掘94 6.2.1KDD过程及数据挖掘技术95 6.2.2结合工艺知识“清洗”数据97 6.3嵌入知识的数据挖掘技术100 6.3.1在模糊系统中嵌入知识101 6.3.2基于演化计算的嵌入知识的建模框架102 6.4转炉炼钢数据挖掘——建立碳浓度模型103第7章供应链契约107 7.1供应链契约与决策权的配置107 7.1.1供应链契约中的买方和卖方108 7.1.2供应链契约的分类108 7.1.3配置决策权109 7.1.4帕斯德纳克(Pasternack)早期提出的供应链契约110 7.2单方决策的供应链契约113 7.2.1确定性需求下的单方决策问题113 7.2.2不确定性需求下的单方决策问题115 7.3联合决策的供应链契约116 7.3.1确定性需求下的联合决策问题116 7.3.2不确定性需求下的灵活订货问题117 7.4未来的研究方向119参考文献121
|
精彩片段: |
序 供应链管理实用建模方法及数据挖掘[]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顾客为中心的供应链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面临着更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企业之间由单纯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竞争转向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以及整个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强,在客观上要求企业能够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要求企业用尽可能短的时间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开始集中发展各自的核心业务,逐步形成了低成本发展战略,而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则外包给具有更大优势的其他企业,利用其他企业的特殊资源和技术知识,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为了开发现代企业的潜能,使企业同时具有高效率和高效益,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改造现有企业无疑是很有价值的思路。企业通过业务外包,利用外部企业的优势形成企业自身的优势,建立起良好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赢”战略,使企业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实现效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本书强调用定量的方法支持管理理念和管理决策,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成本流。本书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至第四章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其中第三章还用仿真的方法分析企业的成本优化问题。第五章总结了BP网络、RBF网络、模糊系统模型、演化计算技术等建模方法的基础数学理论、应用方法及避免陷入建模误区的值得重视的问题。第六章讨论产品供应链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嵌入知识的建模框架。最后一章总结了供应链契约中的有关成果及发展趋势。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作者已经尽可能详细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各专家、学者的研究工作,在此对他们的贡献表示深深的谢意。本书中也可能应用了某些资料而由于作者的疏忽未能指出文献出处,在此表示万分歉意。 作者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作者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导师潘德惠教授,是他把作者带入数据建模领域并倾注了大量心血。潘德惠教授百忙之中还阅读了全部书稿,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宝贵意见。香港中文大学赵先德教授向作者提供了许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资料;Automatica与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的副主编、香港科技大学的王立新教授提供的模糊系统方面的教材、资料以及与作者在数据建模方面的讨论使作者受益颇深。上海宝钢研究院自动化所任德祥所长、杜斌博士对作者建立实用模型及数据挖掘技术方面给予了悉心指导,形成了本书部分算法的核心内容。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本书的撰写是与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领导、同事,特别是学院院长李凯教授的热心支持、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徐学军编辑的大力推荐与倾心润色分不开的,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在本书成稿过程中,研究生王爱力、高峻峻、黄德福、段琰、周麟祥,以及工商管理学院开放研究室的陈桂云、边旭、朱春红、谭凌参与了材料整理、部分书稿的打字、修改工作,在此深致谢意。 十几年来,作者的妻子高元月在生活和事业上给予作者深刻的理解与支持,作者谨以此书献给她和儿子王子杰。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缺点甚至于错误在所难免,作者真诚希望读者不吝赐教并提出宝贵意见。 王迎军 2001年4月于东北大学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