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中德关系史研究论集
ISBN:978-7-301-16633-8 条码:
作者: 张寄谦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2.00  折扣价:¥49.40
折扣:0.95 节省了2.6元
字数: 390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47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1-01-10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论文涉及19世纪末期德国势力进入中国以后,对中国历史文化发生的重大影响。诸如德国租借胶洲湾及其在山东势力范围的形成,在华德国基督教会在中国的活动,中国民主革命家在德国的活动,德国与中国国民党,德国与中国的铁路,尼采哲学、德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

作者简介:
张寄谦,女,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关系史、晚清政治史、港澳台史。著有《中国史通稿•近代部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等。

章节目录:
序张振鹍(1)
前言张寄廉(1)
19世纪末德国租借胶澳及其在山东势力范围的形成刘善章(1)
义和团时期的中德关系张寄谦(20)
义和团运动时期德国对华派遣远征军的原因米琪(MMichael)(46)
中国民主主义者和革命家在柏林(1900—1924)费路(Roland Felber)胡伯坚(Rolf Hubner)(64)
中国民主主义者和革命家在柏林(1925—1933)费路(Roland Felber)胡伯坚(Rolf Hubner)(78)
从德国外交官的眼中看1927年的德国与中国郭恒钅玉(Kuo Hdengyu)(104)
德国与国民党中国(1927—1941)伯恩德•马丁(Bernd Martin)(131)
德国获取山东矿权和山东人民的收回矿权运动(1898—1914)赵振玫(177)
中德关系中的铁路问题(1870—1938)宓汝成(204)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德经济技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柯兰君(Bettina Gransow)(232)
德国文学在中国孙凤城(257)
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和中国人、如何看待德国人在中国的作用(1890—1945)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27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殷叙彝(313)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在华新教的若干看法埃林•冯•孟德(338)
李希霍芬在中国的地质地理旅行考察刘心务(361)
尼采哲学对中国的影响贺麟(402)
附录:
一、晚清效法德国进行军事变革的史料
二、有关教案的史料
三、19世纪中德之间的主要约章(1861—1900)

精彩片段:
 
书  评:
非常完整地记录了近代以来中德关系的大事件,是了解近代中德关系的必读书。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