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流行病学基础(第二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流行病学基础(第二版)
ISBN:978-7-309-07817-6/R.1183 条码:
作者: 徐飚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5.00  折扣价:¥42.75
折扣:0.95 节省了2.25元
字数: 343千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数: 306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1-0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为广大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编写,也可作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流行病学实践中的参考书。本教材着重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研究方法,并在第一版《流行病学基础》的框架上更新或增加了有关病因模型、误差测量、混杂估计和生命质量评价等内容。目的是将最新的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引入公共卫生领域,并通过实例阐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分布与测量、描述性研究、病例一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筛检、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精确性与有效性、病因及其推断、传染病流行病学、疾病防制与疾病监测、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测量与评价等。力求以新颖、简洁、基础、易懂的方式来阐述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希望能够成为从事公共卫牛研究,管理及教学各层次专业人员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徐飚 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学士,瑞典于默尔大学(Umea University)公共卫生硕士,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Karolinska Institutet)博士(PhD)。主要从事传染病和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主持多项国际国、内科研项目。目前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麻风和布路里溃疡”专家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结核病和麻风防治分委会”专家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医学会卫生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委。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生和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工作,担任复旦大学出版社《流行病学原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双语教材《流行病学》副主编,被聘为卫生部第四、五、六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流行病学》编委和教育部教材《预防医学》编委。2009年,因在科学研究和医学教学中的突出贡献,获第一届美国中华医学基金(CMB)“杰出教授奖”。2010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五一”巾帼奖。

章节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历史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形成
第三节 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
第四节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 分布与测量
第一节 常用测量指标
第二节 疾病流行强度
第三节 疾病分布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现况研究
第三节 生态学研究
第四节 研究实例

第四章 病例对照研究
第一节 概念与用途
第二节 设计类型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样本大小
第四节 因素的调查
第五节 资料整理和分析
第六节 偏倚及控制
第七节 优点与局限性

第五章 队列研究
第一节 基本原理及类型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优点与局限性
第五节 队列研究实例

第六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统计分析
第四节 实验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第五节 研究实例

第七章 筛检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筛检试验的评价
第三节 筛检效果的评价
第四节 筛检实例

第八章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第一节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提高流行病学研究精确性与真实性的策略
第三节 流行病学研究计划的制定

第九章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精确性与有效性
第一节 流行病学研究的精确性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性
第三节 选择偏倚
第四节 信息偏倚
第五节 混杂偏倚

第十章 病因及其推断
第一节 病因概念
第二节 因果关联的推断过程
第三节 因果推断标准的应用

第十一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第四节 传染病流行现状
第五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第六节 疫苗和干预效果评价

第十二章 疾病防制与疾病监测
第一节 疾病防制
第二节 疾病监测

第十三章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量方法及评价
第三节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测量的应用

附录
附录一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附录二 英汉对照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