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山声——旅途杂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旷野山声——旅途杂咏
|
ISBN: | 7-5625-2565-3 |
条码: | |
作者: |
宫保军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32.00
折扣价:¥30.40
折扣:0.95
节省了1.6元
|
字数: |
352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0-12-01 |
|
内容简介: |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喜读史地哲论,尤其喜欢歌赋诗词。从上小学开始试笔作诗,一直坚持到今天。诗能直抒胸臆,陶冶身心。古今中外经典诗词脍炙人口,广泛流传,彰显了其特殊的魅力。 我是生在战火中、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 当时,日本人刚刚缴械投降,解放战争硝烟又起。母亲说,为了躲避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她曾抱着幼小的我钻进青纱帐,喝庄稼地里的雨水解渴。 我八岁开始读书。新中国成立,使我这棵幼苗得到了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也为我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让我有能力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到北京去上大学,之后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我学写第一首诗的时候已经十二岁,与很多古人六七岁即能吟诗著文相比,也算是较晚开化。然而我的长处是坚持,一写就写了五十多年。 我有时纳闷,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诗歌并且要写诗呢?可能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父母的熏陶和影响。我的父母都喜欢戏剧,小时候经常听他们哼唱一些富有韵味的曲段,像京剧《四进士》、《捉放曹》、《空城记》,评剧《小女婿》、《花为媒》、《柜中缘》和河北梆子《辕门斩子》、《大登殿》中的一些唱腔。我父亲不但爱唱戏而且爱唱歌,抗战时期的歌曲会唱几十首。在部队时,唱歌比赛还得过第一名。 二是得益于收音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的老姑给我们买回一个矿石收音机。每天放学后都可以收听《星星火炬》和《小喇叭》,里边的儿歌非常好听。 三是课堂教育。“大跃进”时期,语文书上学了不少诸如“青山绿水一道沟,一股清泉往外流”和“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之类的民歌,使我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诗词言简意赅,不仅能记录当时的情景和感受,还能提高文字研琢和写作能力。所以,一旦开始,就乐此不疲,诗伴我行诗词跟着我由东到西,从一马平川到千沟万壑,并伴随我的足迹,吟到大江南北,异国他乡。 在一些人眼里,西部贫穷落后、一片荒凉,可我对那里的山山水水却十分亲切,因为那儿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大学毕业后,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肩背行囊、满怀豪情来到祖国西北,扎根甘肃,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献给了这片土地。我先是从事地质工作,后来又调到省级行政部门。三十多年如一日,勤恳敬业,为甘肃的地矿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贡献7力量。 我喜欢旅游。只要有机会,总会利用出差、开会、探亲访友和出国考察的空闲,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名胜古迹。藉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陶冶情操。故书中有不少山水诗、风情诗和怀古诗。作品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书中字里行间显露出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社会生活侧面,以及从前不被人知的心路历程。 勿庸讳言,收录的有些诗是大白话,顺口溜,是典型的标语口号;有些诗过于直白,平铺直叙,一览无余,没有深意;有些则缺少斟酌推敲,显得粗糙;有些作品思想情绪不一定正确,带有片面性,无论当时、或是现在审视,都可能有不当之处,甚至于谬误。我热切欢迎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本书收录诗词一千四百余首。我真诚地希望读者能够喜欢它,哪怕只喜欢其中的一首、几首、或者只言片语也好。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录 少年稚音(1957.10——1965.8) (1) 学子激情(1965.9——1970.7) (13) 旷野山声(1970.8——1985.3) (32) 宦海抒臆(1985.4——2005.11) (116) 闲翁散唱(2006.1——2010.9) (269)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