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德到朱熹:白鹿洞讲演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从康德到朱熹:白鹿洞讲演录
|
ISBN: | 978-7-308-08772-8 |
条码: | |
作者: |
朱高正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2.00
折扣价:¥33.60
折扣:0.80
节省了8.4元
|
字数: |
263千字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1-09-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作者于2010年4月在白鹿洞书院的演讲合辑,正文共五讲,并有附录三则。 作者就朱子学对现代人修身的意义阐释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朱子学对现代人的品德修养具有极为深刻的启蒙意义,在现代化、西方化的浪潮中,仍能卓然而立,这份文化遗产对全人类来说都同蒙其益。 作为朱熹的后代,作者认为朱熹建成的庞大理学体系,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儒学文化,在宋代以崭新的方式通过《近思录》表达出来。而《近思录》正是理学的大纲,也是朱子学的基础与出发点。朱高正表示,理学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是两岸文化最重要的精神纽带。
|
作者简介: |
朱高正,1954年出生,是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昂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已任。其德文学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1990年出版后,被全球哲学权威刊物《康德研究》季刊评为当代研究康德法权哲学之必备著作。1995年出版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及《易经白话例题》。《周易六十四封通解》被《书目季刊》评为现代最佳易学著作,并将之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两本易学名著并列。《易经白话例解》收录在《易学智慧丛书》中,该丛书被评为当代易学优秀出版品。朱高正作品精选集《纳约自牖》亦已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吾友朱高正博士,近赴白鹿洞书院讲学,集其讲学所录,成《白鹿洞书院讲演录》一书。他以《白鹿洞书院揭示》和《近思录》为主要内容,着力阐明濂洛关闽的主要思想,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颇可见其理学的造诣。特别是他以朱子揭示为东亚近世学校的共同校训,这个提法,发人所未发,甚能点出朱子学教育思想的普遍意义,我以为是很值得重视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陈来 序 高正先生的这本“白鹿洞讲演录”与去年出版的《近思录通解》是姊妹篇,纯属研究朱子学的专著,但却冠以“从康德到朱熹”的正式标题,推想其用意,可能是强调这部著作主要是着眼于中西会通,以康德哲学作为会通的桥梁,来凸显朱熹哲学的当代意义。高正先生是朱子的第二十六代孙,又是获得博士学位研究康德哲学的专家,从学术的角度说,从事这种会通工作是十分自然的。但是,就支撑这种会通工作的精神动力而言,却不仅仅是纯然出于学术的考虑,而是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的失落与重建忧心如焚,上下求索,探寻一条可行性的出路。作者的这种心态,在阅读“白鹿洞讲演录”的过程中,是随时随处可以感受得到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余敦康 序
|
书 评: |
|
其 它: |
|
|
|